水稻品质·食味研究国际高峰论坛在津召开

18.08.2016  10:02

      8月8日,水稻品质·食味研究国际高峰论坛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在天津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和天津农学院共同主办,邀请了日本、韩国相关专家以及来自52个省市的115家产学研单位约300多人共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稻生产和市场需求动向的水稻品质·食味提升”这一主题。
      此次国际高峰论坛和产学研合作洽谈会,是天津市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科技系列活动之一,正是在我国加快供给侧改革和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背景下召开的。活动聚集国内外业内顶级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对水稻科技创新、产业可持续发展及国际粳稻稻米生产现状和消费市场动向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是近年来中外水稻品质·食味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对于进一步提高水稻品质·食味研究水平,缩短我国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政府行政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及农业企业,就如何提高科研领域创新积累、构建“产学研”平台、提高水稻产业综合整体竞争力、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水稻、实现精品水稻战略进行了有益探索,这必将对创新发展机制,推动水稻品质·食味研究及我国优质水稻产业化、国际化,提升水稻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会议分开幕式、高峰论坛、学术报告、最新仪器展示和产学研合作洽谈五个阶段,在上午的开幕式中中国工程院张洪程院士、市科委、市农科院、市农学院主要负责同志、日本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会会长松江勇次教授、韩国忠南大学安相洛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水稻品质·食味协同创新联盟”授牌和“中日韩水稻品质·食味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协议签字仪式。
  在随后的高峰论坛上,来自中、日、韩三方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分别从优质稻米国际动态、供给侧改革种植业调整、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市场需求产业化推进等不同角度阐述了新时期提升主粮作物水稻品质·食味水平,满足人们吃好要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与参会代表互动交流。
  学术报告阶段,共有来自日本各地大学科研单位的9位专家学者,来自韩国3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和来自国内大学科研单位的4位专家学者发表了学术报告。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