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晓!首届“永丰杯”关中风情全国散文大赛颁奖

09.12.2019  16:57

  随着央视春晚上《华阴老腔一声喊

  唱火了大江南北喷香实惠的油泼面跟着电视剧《白鹿原》走下了崖畔通红透亮的火晶柿子也和《长安十二时辰》一起被津津乐道再到灵动妩媚的“不倒翁”小姐姐红遍了整个互联网古老的关中风情似乎在近年来愈发年轻而时尚……

  首届“永丰杯”关中风情全国散文大赛颁奖典礼现场。

  那么地道的关中风情都包括了哪些内容?

  地道的关中衣食住行都是什么样?

  地道的关中民风民俗都有啥讲究?

  首届“永丰杯”关中风情全国散文大赛颁奖典礼现场。

  关中风情历久弥香,笔下纸上寻芳觅踪。8日下午,首届“永丰杯”关中风情全国散文大赛在大雁塔下永丰酒店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担任大赛评委的陕西作协副主席、《延河》杂志执行主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阎安,陕西作协副主席、西安作家协会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吴克敬等均到场祝贺并致辞,30多名获奖作者到场领奖,各界嘉宾和文学爱好者近两百人参加了仪式。

  陕西作协副主席、《延河》杂志执行主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阎安,陕西作协副主席、西安作家协会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吴克敬为金奖获得者马婷颁发奖金及荣誉证书。

  首届“永丰杯”关中风情全国散文大赛是由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联合陕西永丰酒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散文赛事。自今年5月启动至11月上旬截止,半年时间里大赛先后收到近五千余封投稿邮件,参赛作者中有专业作家,也有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文学爱好者,还有客居他乡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从年龄段上来说,他们当中既有久负盛名的80多岁高龄的文坛大家,也有崭露头角的90后甚至00后的文坛新秀。

  颁奖嘉宾与获奖作者合影留念。

  主办方在海量来稿中精挑细选,择其优者在《西安日报》西岳副刊上刊发了40篇。这些作品从民间小吃、生产技艺、老行当、老字号,到各类生活用具、民居建筑、风俗传说,再到皮影、剪纸、社火等民间艺术应有尽有,可以说全方位呈现了陕西关中的民风民俗、民情民事,每一篇都散发出浓郁独特的关中风情。

  为了体现权威及公正的原则,大赛主办方特别邀请了阎安和吴克敬两位陕西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担任评委。他们和几位资深媒体人、相关专家共同组成评委会,经过严谨认真的初评、复评和终评,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最终评出特别奖1名、金奖1名、银奖3名、铜奖5名,优秀奖24名。

  在8日的颁奖仪式上,西安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社长张哲致辞,他说,《西安日报》的副刊版面一直坚守着较高的文化品位,不仅力求做到雅俗共赏,多年来还致力于本土人文元素的挖掘和作家作者群体的培育。“两报近几年都在大力扩充副刊版面,精心策划、举办了多项征文活动和文学赛事,‘永丰杯’关中风情全国散文大赛就是日报今年的一次重要活动和有益尝试!

  张哲为特别奖获得者徐岳颁发奖金及荣誉证书。

  谈及本次散文大赛,阎安首先向参与的作者表示了敬意,接着向主办方能够沉下心来关注现实、推动文化、书写时代的这份责任和担当表示敬意。“今天的这次赛事是一个契机,希望各方能够继续努力为我们带来更多文坛赛事和优秀作品。”而另一位评委吴克敬则对大赛的专业性予以高度肯定,“《西安日报》执行总编尤凌波刚刚获得第五届柳青文学奖,他也是本次大赛的评委。评委的专业性,极大地提升了这次大赛的专业性。”吴克敬尤其赞赏获得金奖的作品《岐山火补》。“这是一件报社在组织赴丝路采风时发生的事,作者马婷也没想到竟然在那里能遇到咱的关中乡党,一番交谈聊天之后,成就了这篇文章。文章的切口很小,但视野却具有国际性。

  西安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西安日报执行总编、第五届柳青文学奖获得者尤凌波宣读获奖名单。

  西安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缑发世为银奖获得者王轶颁奖金及发荣誉证书。

  西安日报体育专副刊部主任杨利英介绍本次征文及评奖情况。

  获得金奖的马婷表示,感谢主办方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才有了广大作者们的跃跃欲试。“文章见报后,发明岐山火补的王文会老先生特意打来电话,我听得出电话那头他发自内心的喜悦。那个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我再一次,坚定了写作这个梦想。”获得银奖的赵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百草堂药坊》写的是他童年生活的记忆。“寻访关中风情的意义,对关中人来说,是勾勒其生命的背景,找到滋养生命的人文根源;对外地人而言,是了解关中,打开与关中这片地域情感相通的桥梁。

  小说演播艺术家、西安广播电台主任播音员凌江朗诵获奖作品《一生做好一碗面》。

  小说演播艺术家、西安广播电台主任播音员凌江还朗诵了获得大赛特别奖的作品《一生做好一碗面》。他对岐山西府方言巧妙的模仿,使这篇散文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引来现场的热烈掌声。著名书法家、西咸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麻天阔也参加了颁奖仪式,并送上写有“关中风情 散文永丰”八个大字的作品以示祝贺。

  原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咸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麻天阔为颁奖典礼题贺书法作品。

  来一起看看评委们都说了些什么?

  ▽▽▽

  省作协副主席、《延河》杂志执行主编、鲁奖获得者阎安:

  希望达成更多有影响力文化赛事

  阎安

  首先向参与大赛的作者们表示我的敬意,尤其要向本次大赛的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和支持媒体表示敬意,对大家关注现实、推动文化、书写时代的这种联手协作的文化情怀和责任担当表示敬意。我们所处这个时代是一个大变迁、大转型的时代,也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我们非常需要对它进行文化的、文学的关照,进行文学的、精神的和文化的解读和表达。但这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独木成舟。这样一个课题,需要各方积极合作、付出极大努力,才能共同完成这份属于时代的精神使命、责任担当。这次赛事是一个契机,希望各方能继续像今天这样进行协作,达成更多更具影响的文化赛事。

  省作协副主席,市作协主席、鲁奖获得者吴克敬:

  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一次交流

  吴克敬

  这次大赛的专业性非常值得肯定。就在不久前,《西安日报》执行总编尤凌波刚刚获得第五届柳青文学奖,他也是本次大赛的评委之一。他的获奖说明了本次大赛评委的专业性,也极大地提升了赛事的专业性。这次“永丰杯”关中风情全国散文大赛策划的时候,我有幸在场;评奖的时候,我在场;今天颁奖的时候,我也在场。我很骄傲,我是这次散文大赛的见证者!

  长安曾经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王朝的首都,是各方经济文化、民俗风情的集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中风情就是天下风情,对关中风情进行一个散文的书写,也是对天下风情的关照。而在现在这个时代重新去挖掘、发现关中风情,也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相互交流和融合。这次大赛中获得金奖的作品,恰好就是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故事。作者参加西安报业集团组织的丝路采风,没想到在半路上遭遇了爆胎。一个求救电话打出去,来的竟然是咱关中的乡党。作者这才了解,原来咱关中的火补已经走向了天下。这样一件小事其实也是天下事,一个小的切口,文章的视野却是国际性的,很值得赞赏。

  最后对大赛的参与者和获奖者,我都要致以敬意,感谢你们心怀家国,以现代的笔触和眼光,去重新发现我们传统、古老的关中风情!

  陕西永丰酒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长胡永丰又是怎么说的?

  ▽▽▽

  陕西永丰酒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长胡永丰:

  让关中风情在国内红火起来

  胡永丰

  我首先对本次大赛的各个协办方表示感谢,对各位评委老师尤其是两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两位陕西作协副主席阎安和吴克敬表示感谢,对各级领导、嘉宾的莅临表示感谢。

  胡永丰向获奖作者赠送尤凌波最新出版的散文集《沟底有人家》。

  今天尤其要感谢的,是这次大赛的参与作者们,有了你们的积极支持、热情参与,首届“永丰杯”关中风情全国散文大赛才能获得这样的关注度,才能奉献出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才能让广大读者了解关中风情的地道韵味,才能让关中的优秀传统在今天还能焕发出活力。最后希望各位参赛作者能够在今后继续大力弘扬我们三秦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关中风情不仅在国内红起来火起来,还能随着丝路走向更大的天地!

  首届“永丰杯”关中风情

  全国散文大赛获奖名单

  特别奖:

  《一生做好一碗面》 作者:徐岳 金奖:《岐山火补》 作者:马 婷

  银奖:

  《百草堂药坊》 作者:赵丰《关中人的吃相》 作者:张宗涛《远去的麦客》 作者:王轶

  铜奖:

  《》 作者:贺绪林《关中刀客》 作者:单振国《锢漏匠》 作者:李贵龙《老腔:唱在黄河边的纤夫号子》 作者:秦延安《关中口婆》 作者:李俊辉

  优秀奖:

  《土柴房》 作者:高涛《西府花馍》 作者:唐志强《关中打夯歌》 作者:魏渊平《喜洋洋的灞桥婚礼》 作者:白来勤《关中剃头匠》 作者:白志民《咥馍》 作者:米抗战《跟会》 作者:杨广虎《飞天碌碡》 作者:王炜《古风古韵话关中》 作者:丁晨《舌尖上的关中文化》 作者:第五建平《妈妈的味道》 作者:司文《兴平人的浇汤面》 作者:杨平选《芦苇·芦席·席匠》 作者:王存艳《家乡臊子面》 作者:梁新会《“牛斗虎”与沙坡调子》 作者:赵西林《完灯礼》 作者:薰予《村里的榨油坊》 作者:马小江《女人的风箱》 作者:李大唐《送曲莲》 作者:怡薇《秦绣》 作者:宋鸿雁《土漆匠》 作者:千河《孙家坡的幸福“地游”》 作者:陈新建 王建章《关中人与造纸坊》 作者:任文《手织布》 作者:靳亚娟

  接下来听听他们的获奖感言吧

  一生做好一碗面

  徐岳(特别奖获得者)

  我自小喜欢岐山臊子面。21年前,我在《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散文,就叫《岐山臊子面》。后来,我的另一篇《岐山臊子面文化》,被北京学苑出版社收集。再后来,我看到西安街上,有8家永丰岐山臊子面馆,听说是岐山乡当枣林人胡永丰开的,于是便采访了这位美食家。

  记得,刚采访完我就激动地说 ,胡总,你真是一位思想家!他先是一惊,接着哈哈大笑后坦言,我只是个铡面燣臊子的。我又说不,代表你思想的名言已经问世了:“一生做好一碗面”。这是你刚给我讲的。他不屑一顾地问,这话就算名言?我说算。“实践出真知”,你这话就是你长期实践、思考的“真知”。一个人只要有你这“一生做好一碗面”的精神,何愁攀不上他的事业高峯?比如他是卖羊肉泡的,那就是老孙家的:他是个卖岐山臊子面的,就能成为又一个胡永丰!胡永丰笑了,脸都笑红了。我继续说,假若把你这种“一生做好一碗面”的精神放大到别的领域,画马,就能成为当今的徐悲鸿;写小说,就能拿到茅盾文学奖。造芯片,就能造出我们所需要的5G。我们两人又哈哈大笑了。 笑归笑,“一生做好一碗面”。这是一种多么大的狠心,恒心和决心啊!所以我说他这个卖面的,给我们卖出了一种哲学思想,给我们的灵魂注入了做事的正能量。于是我就照这个主题给他写了这篇文章,获奖是评委们的认可。

  文学依然神圣

  马婷(金奖获得者)

  文字于我而言,一直是抒发心绪的工具,我将心中所思诉于它听,诉于他人听,最重要的,其实是诉于自己听。所以我说文字,是直抵内心的,不像我们平日里面对面的交流,或许是隔着肚皮的嘘寒问暖,又或许是隔着面具的把酒言欢。

  这些年断断续续,一直在坚持着写作,如今想来,倒不是为了走这条路而写,不是为了写而写。真正喜爱文字的人,就像真正喜爱的音乐的人,他们玩音符的时候会沉浸其中,无比欢愉,我们将文字排列组合,去书写情思的时候,也是那种感觉,不由自主的沉溺。不知不觉就在写作这条路上走了十几年,从六年级时班主任老师让我将作文誊写了去投稿,到高中时《小作家天地》杂志给父母寄来的“告家长书”,再到大二第一次只身一人去贵州参加文学会议,回去后的第一本书,到放弃散文去写人物传记,最后再回到散文写作上,又点点滴滴的取得一些小成绩。不得不感谢一直支持我的家人和朋友们,当然,也特别要感谢《西安日报》对青年写作者的关爱。

  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个以我笔写关中风情的比赛,才有了我们的跃跃欲试,有了我们勇敢尝试后获得的成绩。曾经,我总是将

  很多心事,写成日记,那个时候,日记本便是最亲密的朋友。后来,一篇篇的文章,寄托了我的情思,所以这些年,文字对我来说,实际上一直是不离不弃的友人,要说是我选择了文字,倒不如说是它选择了我,天生敏感,天生,多愁,天生,不善言谈,只有沉浸在文字的世界,才可以享受其中。

  如今,有幸获得首届“永丰杯关中风情散文大赛”的金奖,不得不再次感谢西安报业集团,若不是2017年,有幸参加了报社组织的丝路采风,若不是在采风途中遇到了火补的岐山老乡,便没有这篇迟了两年的文章。尤其是文章见报后,发明火补的王文会老先生,在女儿给他读了文章后,特意打来电话,我听得出电话那头他发自内心的喜悦,那个时候,我不得不承认,再一次,坚定了写作这个梦想。虽说这长安城向来不缺美人,向来不缺文人,但缺的,只是清丽脱俗的那一个,缺的,只是永怀初心的那一个,相信世界依然很美好,文学依然神圣,我依然会一路坚持。

童年生活的记忆

赵丰(银奖获得者)

          《百草堂药坊》是我童年生活的记忆,小镇上的一个中药坊,浓缩着浓郁的关中风土人情,是我生命里挥之不去的生活场景,多少次想为它写点文字,留下生命的印记,并获得审美的愉悦。这次陕西永丰酒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与西安报业集团西安日报社联合主办首届“永丰杯”关中风情散文大赛,令我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我生于关中,它赋予了我情感的慰藉和生命的沉淀,让我在生活和创作之中永远保持着灵魂的无限悲悯和生命的不尽感恩。由此,我乐于用文字去表述它,并完成精神的归宿与灵魂的洗礼。寻访关中风情的意义,对关中人来说,是勾勒其生命的背景,找到滋养生命的人文根源;对外地人而言,是了解关中,打开与关中这片地域情感相通的桥梁。由此,衷心感谢本次大赛的主办和协办单位,感谢编辑们的辛勤劳动。本次大赛,《百草堂药坊》有幸获得银奖,我深感荣幸。感谢评委老师们,感谢你们给了我鼓励和惊喜。

  关中人的吃相

  张宗涛(银奖获得者)

  关中有深厚的文化沉淀。关中风情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人文样范,滋养了八百里秦川几千万三秦儿女的品格、秉性、风骨,不单催生过秦砖、汉瓦、唐诗这样的敦厚、灵巧和神采激扬,也遗留下秦陵、汉陵、唐陵这样的历史凝重,以供后人回望和深思。《关中人的吃相》只取一点,对博大精深的关中人文进行了片断凝睇,是挂一漏万的诗性回眸。在大关中,百姓以前的吃食,非馍即面,便是物资丰富、市场繁荣的当下,人们大多仍是一副“面肚子”,素有“三天不吃面,两腿都打颤”的戏谑式自况。一方水土,一方出产;一方人文,一方性情。关中人能把简单的面食,弄出百般花样,千种吃法,这在全国是少见的。“辣子一道菜”,既是关中人的朴素作风,更是关中人的耿爽性格。风情是人文的活态呈现,人文是性情的肥沃土壤,性情是地域文化的独特风姿,它们谱写了历史,成就着今天,描绘着未来,这就是《关中人的吃相》一文的结情、用心和笔意。

  感谢《西安日报》副刊部,感谢永丰杯,感谢滋养了我的大关中风物、风习和风尚!获奖其实更多的是一种鞭策,愿我们共同努力,以不负关中人文的这份绚烂!

  历史的记忆

  王轶(银奖获得者)

  偶然的机会获知西安日报与永丰酒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举办首届永丰杯关中风情全国散文大赛征文消息,激起了我写作的冲动。

  我生于60年代初期,自小饱尝了挨饿的滋味和生活的不易,读懂了爷爷如雷震般呵斥声中的舐犊深情,看惯了父亲耕作后默默品咂老旱烟以舒缓压力神情,不解母亲在劳动休息间隙捡拾柴火,没黑没明的纺线织布而不知疲倦,读书郎就着纺车旁光艳如豆油灯旁温习功课,耳濡目染,熏陶浸染在关中人勤劳率直豪爽中。关中的风土人情历历在目:那夕阳下荷锄晚归的农民和村庄袅袅炊烟,那三匹骡马拉的吱呀吱呀皮轱辘大车,和坎坎作响的木轮大牛车,满载麦子如小山移动,那蓝天白云、寒来暑往中,守约的大雁和霸气的老鹰,那叫不上名字的闲草野花虫鸟走兽......一幕幕一帧帧风情画面,如在眼前,稍作整顿便是文章。然而,那候鸟般来去的麦客,喜怒哀乐构成了关中夏忙时特有的风景。随着社会进步,那些辛劳的麦克身影渐行渐远。但他们勤劳,善良,质朴的品格和为幸福生活而不懈努力的精神,着实不该被历史忘记。《远去的麦客》意在让80后们了解前人艰辛,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

  感谢西安日报社和永丰公司提供的平台,能让作为医生的我有机会与大家分享业余写作的乐趣,感谢评委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为大赛而奉献的幕后英雄们。获奖是鼓舞我不掇笔耕的动力,愿用我愚钝的手笔,不断讴歌新时代。

  成长的“温床

  贺绪林(铜奖获得者)

  首先感谢“西岳”编辑和评委对拙作《》的厚爱!我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对这片热土有着无与伦比的爱恋。土炕曾是关中农家一道令人注目的风景,家家都有土炕。它伴随着我们这代人走过了懵懂的童年、憧憬的少年,也是我们这代人生长、成长的“温床”。我们在土炕上做过许许多多五彩斑斓的梦。土炕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和美好的回忆。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如今的农村已今非昔比,天然气替代了袅袅升起的炊烟,水茅化取代了土茅坑,就连“温床”土炕也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一种乡愁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我们这代人已步入老年,回首往昔是不忘苦难历程,幸福生活才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故园情怀

单振国(铜奖获得者)

  我是一个陕北籍作家,文学创作接近30年,关注关中题材写作,也就是这几年的事。特别是大西安,是我每年除了故乡神木,留宿最多的一个地方。呆的时间长了,就有了感触,有了感情,有了感动,继而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点种文字种子的田园,有了创作相关文学作品的冲动。

  民俗风情曳衔着一个地域的个性特色,像一张保存在相册中的老照片,虽然有点掉色、或许可能淡出了当代年轻人的视野,但她却是老树深根,记忆着先人们的生存情怀、生活故事和智慧创造,是流淌在血脉中的乡愁,保存在时间碟片里的乡音,值得我们传承和执文学之笔记录、描写、演义。这次“永丰杯关中风情散文大赛”就是对关中民俗风情一次很好的梳理、唤醒和从新认识与装帧,她将一定会在关中文化建设、文学自信上,散发出一抹独特的光芒。感谢主办方和各位评委老师,给我的作品评奖。让我们一起带着流淌在关中大野中的芳香浓郁的民俗民风,努力创作出、更多深深打着这片泥土烙印的优秀文学作品。

意想不到的收获

李贵龙(铜奖获得者)

  人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的小文《锢漏匠》能够获奖就是一件意想不到的收获。更意想不到是,在我跨入古稀之年能够收获如此厚重的礼物,更显珍贵。我的家乡在陕北,是座落在黄河西岸海拔千米、延绵百里的仙岭上。每当回到故乡,看到荒芜的田园,败落的村庄,特别是爬满了蛛网的耩子、锄头、簸箩、簸箕等生产工具、生活器具,无名的酸辛涌上心头。飞速的城市化进程将农耕文明挤兑成一幅残破的画卷。农耕的萧条致使许多保留着人的体温,鲜活着人的情感,充溢着人生哲学,能够磨炼人的气质的民间手工技艺也渐次消亡。于是,我决心要用文字为各种民间手工技艺和手艺人立传,用文本留住手艺,竭尽全力在渐次消逝和遗忘的激流中抢救,让历史与当下,昨天和今天血脉相连,在血脉相连的沃土上生长出茂密的明天。《锢漏匠》就是其中之一。荣誉至上,一个奖项集合了个人的辛劳智慧和社会的认可。更是对作者的激励和鞭策。在此,忠心地感谢西安日报和李斌老师,是您给我了留住手艺,记住乡愁的舞台。

  故乡情

  秦延安(铜奖获得者)

  “金城千里”之优、“四塞之国”势,让13朝择都关中,四方来朝;让郑国渠奠定统一,汉字芳香世界,唐诗光耀千古。多少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在这里上演了金戈铁马、爱恨情仇。这种地域、物产和历史文化的丰富,让关中风情丰厚深邃、源远流淌,让人不由得像猎狗一样嗅起鼻子去寻找,像雄鹰一样瞪大眼睛去搜寻,用笔去记录那些掩藏在历史尘烟中的细节。因为我们的打捞,不仅是为了翻拣秦砖汉瓦下的风土人情和老祖宗的荣光,还有记忆和传承,它会让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地更加铿锵有力。

  浓浓乡愁

  李俊辉(铜奖获得者)

  在《西安日报》上看到首届“永丰杯”关中风情全国散文大赛的征文启事,我的心里一阵激动,朗朗上口的关中“口婆”旋即在耳旁响起。作为一名在关中西府农村长大的75后,承载着无线关中风情的“口婆”,是我们儿时的启蒙童谣,是几代关中人魂牵梦绕的乡愁。离开故乡越久,这样的记忆越是深刻。能参加这样的征文大赛并获奖,我深感欣慰。感谢大赛评委给予的肯定。希望关中风情全国散文大赛能够坚持办下去,让更多的基层作者参与进来,进一步挖掘那些即将淡出人们视野的关中文化元素,通过《西安日报》全媒体平台传播出去,再更广的范围产生更大的影响。

编辑:马放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