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永驻麟游大地——麟游环保世纪行活动侧记

19.11.2014  14:03

        拥有舒适环境,是每一个人生活的追求,呼吸新鲜空气,是人们健康的向往。今年以来,麟游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天蓝地绿、空气清新,山清水秀、生态环保,干净卫生、美丽麟游”环保主题,以治污降霾为重点,采取视察调查,执法检查等方式,坚持抓热点、功难点,持续用力,跟踪督办,有力地促进了美丽麟游建设。

强化宣传造氛围

      环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需要全社会参与。麟游县人大常委会以形成全民环保共识为抓手,组织各成员单位采取正面宣传和典型曝光,强化舆论监督,不断增强公民环保意识。一是由环保部门协同县电视台制作环境保护专题片,在县电视台每月集中播放两次,扩大宣传面,同时,在县电视台设置“一线直击”栏目,每季度对环境污染、破坏公共设施、环境整治“死角”、镇村脏、乱、差等典型问题公开曝光,接受社会、群众监督,教育引导公民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二是在城区举办“保护青山绿水蓝天,建设生态美丽麟游”千人签名活动,激发了全体市民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热情。三是结合“6.5世界环境日”、“科技之春宣传月”等节日活动,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法律法规咨询等服务活动,不断延伸宣传触角。

专题调查解难点

      常委会密切关注空气质量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煤田开采等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3月份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深入城区22个建筑工地、8个使用燃煤锅炉的单位、12个重点村、5个中型餐饮业、306、210省道沿线村庄,就改善空气质量进行调研,督促建筑工地严格落实“六个”100%管控办法,杜绝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督促拆除燃煤小锅炉8台,鼓励支持中型餐饮业安装油烟净化设备20套,要求区内所有拉土车、运煤车辆全部遮盖逢布,防止粉尘污染,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5月份组织对农村安全饮水进行调研,针对部分工程停运、部分工程环境保护不到位提出5条意见建议,并安排财经委和办公室督办落实,结合饮水工程管理与运行的实际情况,督促县政府出台了《麟游县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办法》、《麟游县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基金管理使用办法》,为农村饮水安全和运行提供了保障。

集中视察促整

      常委会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在认真督办去年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关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审议意见的基础上,今年7月份又组织县人大代表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行集中视察,督促镇村扎实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建立等重点工作。在县人大常委会的强力督办下,全县各级齐心协力,密切配合,集全民之力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清理“六堆”2460处,治理“十乱”1763处,拆除土围墙、篱笆墙1.7万米,拆除危旧建筑物328间、废弃烟楼76座,硬化村组道路25.6公里,全县7个镇建成简单垃圾填埋场(点)23处,污水处理设施14处,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督促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庭院门前“三包”、保洁员考核管理办法、垃圾处理等8项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促进了整治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执法检查求实效

      常委会始终坚持把麟游环保世纪行活动与人大执法检查结合起来,强化法律监督。9月份成立执法检查组,由常委会分管环保世纪行工作的副主任带队,组织对永安河、杜水河污染治理进行专项执法检查,整治了医疗制药企业排污设施停运问题,封堵杜水河排污口7个,落实8项整改措施,解决了污水管网接入遗留问题,协调督促县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工程,并及时投入运营。对煤矿矿区污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煤矸石场等在线监测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了一次暗访,防止设备停运,暗访结束后,针对存在问题,要求企业做好污染防治,加快植被恢复,强化生态保护,有效地促进了麟北煤田开采环境保护。
      为了更好地呵护麟游的青山绿水,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把人大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创新监督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深入开展环保世纪行活动,坚持不懈地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麟游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人民更幸福。

    (杨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