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简历自我评价最忌套话连篇

21.10.2015  00:39
核心提示: 每年的10月、11月,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的关键时期,学子在求职过程中,写份简历必不可少,而现实中不少学子写了简历,也向不少用人单位投送,但往往“海投”的结果,是杳无音信。昨日,记者采访省内就业专家了解到,就业简历缺乏个性,自我评价套话连篇,是失败的求职简历最为显著的特征。

每年的10月、11月,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的关键时期,学子在求职过程中,写份简历必不可少,而现实中不少学子写了简历,也向不少用人单位投送,但往往“海投”的结果,是杳无音信。昨日,记者采访省内就业专家了解到,就业简历缺乏个性,自我评价套话连篇,是失败的求职简历最为显著的特征。

求职简历重个性 不是越花哨越好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毕业的本科生小李对记者说,回想自己和同学在一年前的求职经历,同学中花了一定功夫和资金制作的精美简历,大量投出后,用人单位常无回音的情况时常出现,也曾长期困扰自己的许多同学。目前在现在求职的各类招聘会上,这类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昨日,有多年指导大学生求职经验的 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倪伟老师坦言,除个人能力和专业需求等客观因素外,简历千人一面,缺乏个性,是难以留住用人单位的眼球的原因之一。“学生求职简历不是装帧的豪华精美,其实真正的求职简历,应给做到清晰简洁将自身整体情况,表述清楚即可。”倪伟说。

一份简历最好应对一个招聘岗位写

倪老师说,学生在做简历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求职岗位,做出不同的简历,比如说,“一个学电子信息类的毕业生,面对一个用人单位的多个求职岗位,有搞研发的、有搞营销的、有搞内部管理的,如果投出一份求职意向不清晰的简历,往往让招聘人员难以甄别选择,正确的作法,应该围绕求职的一、两个岗位(最多两个),明确求职意向,并围绕意向阐述你的优势所在,做到简历资料与岗位的对应匹配。”

招聘简历中最忌讳如口号套话

倪老师介绍,一般的简历包括基本信息、学习经历、实践实习及自我评价等几个模块。实践经历中,一定要针对求职岗位,突出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特长等,应该突出其他同学不具备的学业技能特长,即自己的“个性”特征,比如实习效果情况,获奖情况,最好有定量的评价性指标。同时在自我评价中,必须杜绝“积极主动”“吃苦耐劳”“团队精神强”“给我一个空间,我给你一片天空”等空泛的诸如口号套话,而应诚恳地说明的自己的优缺点,让招聘人员对招聘者有清晰的认识,这会给招聘成功增加机率。

本报记者 张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