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优化学校布局推动基础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07.06.2016  09:26
            汉中市结合“十三五”教育规划,科学合理进行学校布局规划,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全市基础教育协调、均衡、快速发展。             ——公办幼儿园提质扩面。 汉中市实施学前教育两轮“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和规范发展民办幼儿园。“十二五”末公办幼儿园从87所增加到405所,建筑面积增加42万平方米,公办幼儿园占比从13%提高到52.9%,增加学位5万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62.2%提高到97.84%。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强体系、促均衡”的原则,科学合理布局城乡幼儿园,优先填补乡镇幼儿园建设空白,支持县城以上城区和城市开发区、人口高度集中的各类产业园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和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幼儿园建设。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满足幼儿就近入学。近期,正在筹划《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设规划(2018-2020年)》,重点对城市新发展区域、新建人口密集地区填补建设空白。到2017年,达到每个镇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县城1-2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新建小区有配套幼儿园,农村偏远地区有基本满足幼儿入园需求的幼儿园或学前班。到“十三五”末,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5%以上,完善提升公办幼儿园200所左右,补充公办幼儿园教师3000名以上,全市公办幼儿园总量占比达70%以上,幼儿入公办园人数占比达70%以上。支持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发展,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00所左右,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90%以上。
            ——城乡中小学建设达标。 2013年汉中市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充分考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格局,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等因素,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就近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通过布点调整,保留、恢复部分村小、教学点,满足就近入学。原则上每个镇设立初中1所,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都设置村小或者教学点,人口稀少、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保留或者增加教学点。2013年市教育局联合市城乡规划市政工程设计院,编制了《中心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布点规划 (2012—2020年)》,对中心城区及新建小区近期、远期学校和幼儿园进行了科学合理布局规划,保障中心城区学位充足,基本满足中心城区学龄人口需求。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改薄”、县城以上城区学校建设、中心城区学校建设三年攻坚等项目,建成标准化学校760所、占比达60%,近千所学校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协同发展。 实施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支持高中学校建设,提高办学质量,优化高中教育资源布局,已建成省级示范高中1所、省级标准化高中17所。到2020年全市省级标准化以上高中达到30所,在校生规模8万名左右。加大中等职业教育建设,建成1所国家级示范、3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3所国、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将创建国家示范中等职业学校1所、职业教育信息化示范校2所、专业实训基地5个、精品专业10个,完成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育培训400人。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每年完成各类人员培训5万人次左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6%,满足全市高中教育阶段学生教育资源需求。(文/付长林 代百荣) (责任编辑:卢延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