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就业优先战略夯实民生保障基础

23.11.2014  12:56
 

  汉中市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多措并举做好城乡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就业形势持续稳定,民生保障基础更加稳固。

   政府促进就业 市委、市政府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制定出台《加快发展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加快民营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通过税费优惠、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杠杆,支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实体吸纳就业。

   政策推动就业 用足用好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政策红利,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今年前10个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23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6万人,困难人员就业8435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9%,低于4.0%的控制目标。开发公益性岗位7396个,落实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6800余万元。落实小额贷款贴息、创业税费减免等政策,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实名数据库,登记毕业生6285人,全程跟踪服务,大学生当期就业率达到87%。落实大学毕业生托底安置政策,对特殊困难群体给予一户一策专项援助,“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

   考录选拔就业 严格落实公平、竞争、择优的人事考录制度,从高校毕业生中招录公务员322名,从优秀工人农民中招录公务员18名,招聘教育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03名、基层人才振兴计划工作人员136名、特岗教师257人、卫生事业单位103人,安置免费师范生176人,安置军转干部67名、自主择业干部11名。

   市场调节就业 改扩建人力资源市场,整合政策咨询、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一条龙”服务功能,定期举办招聘会。构建“现场+远程视频”、“实体+网络”的全新招聘方式,配备“就业直通车”,进村入户提供就业服务。今年前3季度,全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7.68万人,创经济收入136.5亿元。与天津市签订劳务合作协议,每年定向输送5000人就业,安排1000名学生顶岗实习,今年组织6372人赴天津就业。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成立协会组织,吸纳3000余人稳定就业。注重农民工人文关怀,邀请20名农民工亲属代表免费乘机赴深圳探亲。

   培训普惠就业 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开展菜单、订单、定向培训,培育适需对路的技能人才。今年培训2.3万余人,培训后稳定就业率达到70%。培育“城固技工”、“洋州建筑”、“秦巴茶艺”、“汉水妹子”、“汉家嫂”等品牌,大力提高劳动者竞争力和附加值。

   创业带动就业 认真贯彻落实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工作考核五大体系建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显著。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全民创业带动就业。近两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6亿元,建成创业示范园区和创业街区113个,扶持4万余名劳动者创办经济实体3万余个,带动就业16万人。今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68万户,同比增长13.03%。

   维权保障就业 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落实劳务派遣规定,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全市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0%。加强企业特殊工时管理,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加强高温劳动保护。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开展突出违法问题专项整治。落实城镇落户、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政策,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保障制度,扩大社保覆盖面,做好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使城乡劳动者公平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八是服务稳定就业。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网络平台建设。以开展优质服务窗口创建为契机,积极改进干部作风和服务方式。大力推行窗口单位“一站式、无障碍”服务。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抓简政放权,持续推进转作风、提效能、优服务。

 

责任编辑:博睿  审核: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