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综述

07.06.2016  20:16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循环发展、生态立市”的战略不动摇,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目标,以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工程”,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全面完成了“十二五”环境保护各项任务,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真美汉中”品牌魅力不断提升。

洁净——守护生命之源

  水乃生命之源,水资源是工农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2014年以来,我市经过科学分析,全面部署实施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好水源保护攻坚战,确保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环境安全。

  我市以三年行动为主线,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送西安”。为确保三年行动顺利实施,我市成立专门机构,落实工作责任,实施目标考核管理。市财政每年列出1000万元,采取多项措施,全力推进汉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守住“总开关”,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深入推动医药化工、化肥生产、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涉水重点行业污染防治,累计实施深度治理项目275个,建设污染处理设施412台(套),淘汰关停重污染企业和生产线63家(条),从源头减少水环境污染。全面排查整治汉江、嘉陵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433个,工业排污对水质影响得到控制。全市国、省控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95%,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达100%、医废处理率达97%以上。拧紧“排污阀”,生活污染全收集。按照县城以上“两厂(场)”全覆盖的目标,市中心城区和10个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全部建成投运,生活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99%以上。以生活污水、垃圾和白色污染专项治理为重点,我市先后启动了“治理流域污染、清除城乡垃圾”、“清除城乡垃圾、整顿旅游环境”面源污染治理战役,累计投劳15.75万人次,清理城乡垃圾2.7万吨,新增污水管网180公里、改造污水管网730公里,新建镇、村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4个、垃圾处理设施48个,初步建立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城乡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扎牢“防护墙”,治理修复水环境。持续推进汉江综合整治和滨江湿地建设,治理水土流失7234.6平方公里,建设湿地保护区61255公顷,完成堤防主体治理118.35万亩,绿化水岸线368.7公里,有效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启动实施西汉水、嘉陵江锑污染生态恢复治理工程,设置汉江、嘉陵江流域17个跨县区水质考核监测断面,实行汉江、嘉陵江干流县区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

  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全面提升,生活污染有效治理,重污染产能逐步淘汰,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汉江出境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11毫克/升,氨氮0.266毫克/升,优于地表水二类水质标准,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优于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全市14个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蔚蓝——还原天空本色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面临巨大挑战,大气环境质量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严峻。针对汉中具体情况,我市以治污降霾为核心,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坚决贯彻“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项综合措施,打出了一套强力且有针对性的“组合拳”,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市大气污染防治六项措施布局合理,各有针对,综合施策。一方面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一是在“减煤”上下苦功,出台了“禁煤令”,划定“禁煤区”,将燃煤锅炉拆改纳入市县政府年度目标考核。积极推进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2015年,全市共拆改燃煤锅炉677台,年用煤消减量约118万吨。清理关停市中心城区煤炭销售企业及场所65家。今年,我市将基本实现“禁煤区”内“双清零”,同时着力建设和完善全市天然气管网及配套设施;二是在“控车”上出实招。2014年以来,我市累计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3054辆,发放机动车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33351张。从源头上提升车用油品质量,2014年10月起国五油品实现全面供应。今年,划出“黄标车”禁行区域, 建设10家11条机动车尾气检测线,实现环检和安检“双同时”。与此同时,在“抑尘”上出重拳,在“禁燃”上用狠劲。大力整治建筑施工及道路扬尘,严控露天农作物秸秆以及垃圾焚烧,严格管控烟花爆竹燃放。

  另一方面在“治源”上求实效。完成大唐略电、陕钢公司等31户工业企业废气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增建除尘、脱硫、脱硝等治理设施46台(套)。全市10家废气国控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全市164座加油站(点)、3座储油 库和33辆油罐车油气回收装置运转正常,挥发性有机物得到有效控制;三是在“增绿”上拓空间。充分利用城市空间,最大程度增绿、扩绿。城市绿地率达到32.05%,绿化覆盖率达到36.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25平方米。同 时,全面建成11个县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实现市县(区)同步监测、同步发布。

  今年截至5月底,全市优良天数100天,同比增加8天,优良天数1-5月在全省排名第四,3月第一、4月并列第一;PM10浓度同比下降3.5%;冬防期间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10天,同比减少6天,大气质量持续好转。

农村——打造生态屏障

  以生态建设与农村环保为重点,着力构筑生态保护屏障。一是高质量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2年--2014年,西乡、南郑、洋县、勉县4个县被列入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示范县,全市累计投入16.53亿元,对53个镇317 个行政村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成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160个,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42个,受益人口达135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5%。我市探索的循环产业污染治理模式和农村分类整治模式在全省推广。2015年以 来,大力争取中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全市11个县区列入全省新一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范围之中,2015年至2016年度中省下达环保资金2.3亿元,对570个村庄进行环境整治。二是下硬茬狠抓秸秆禁烧。我市把秸秆禁烧作为 “保蓝天”的关键环节和有力手段,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属地管理、源头控制”原则和“综合利用、粉碎还田、集中堆放、杜绝火点、责任追究”20字工作方针,实行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2015年,禁烧率达到95% 以上,环保部卫星遥感监测无火点通报,夏、秋重点时段空气质量始终保持优良。汉台、城固已实现24小时在线视频监控,南郑、洋县正在加紧建设高清视频监控系统。今年夏秋两季禁烧工作,及早进行了安排,强化宣传引导, 积极开展巡查督查,确保禁烧成效。三是大力推进生态体系建设。开展植树造林,统筹推进千里长廊和绿色家园建设。累计造林132.5万亩,林地占比达70%,森林覆盖率58.1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加强秦岭生态环境和自然 保护区建设,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12个。四是着力综合创建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为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2014年初,我市启动了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2015年召开全市综合创建大会,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模范城、生态市在内的“四城联创”工作;今年4月初,再次召开综合创建工作推进会,将27项创模指标和25项生态市指标任务及148个工程项目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县区政府。尤其是把“创模”作为今年中心工作,对8项重点指标制定攻坚方案,举全市之力,确保“综合创建”取得开门红;持续深入开展生态县、镇、村和绿色单位创建。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累计创建省级生态县3个,省级以上 生态镇村99个、绿色单位57家。

安全——构建严管机制

  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安全工作备受关注。去年“甘肃锑污染事件”发生后,我市快速响应、及时处置、严密监测、准确预警,为跨省成功处置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受到环保部通报表彰;今年宁强“3?22”柴油泄露污染事故发生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环保部的科学指导下,反应迅速,处置妥当,经过10天的艰苦工作,保证了事发潜溪河全线持续稳定达标,确保了嘉陵江不受污染。在考验中磨炼队伍,总结教训,保证了生态环境的安全,这离不开严格的监管手段。

  总结经验,源头严防是基础。我市环保部门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安全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严把环境准入关和项目审批关,坚决杜绝“三高”企业和产能过剩项目落户建设。积极推进我市重大项目、重大规划环评工作,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确保安全,过程严管是保证。今年,我市建立了以县区、镇办、村组(社区)为责任主体的三级监管网格,严格落实污染源网格化监管和随机抽查制度,对涉气、涉水、涉重金属等企业和工业园区实行污染全过程监管。强化环境风险管理,不断提升应急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今年,市政府下发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危化品车辆运输安全管理和突发环境事件防控处置工作,确保不发生类似事故。市环保局还制定了将应急处置分为三级响应,确保在 发生环境事故之后科学快速反应,使事故对环境安全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有法必依,违法严惩是关键。我市采取挂牌督办、集中曝光、约谈、后督察、高限处罚和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等硬措施,从严查处违法排污、超标排污,破坏生态环境、损害群众健康等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司法联动,重大环境违法案件,公安提前介入。今年以来,查处环境问题271起,实施行政拘留6起,有效打击和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警钟长鸣,责任追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把环保责任与官帽子挂钩,把环保督查纳入纪检、监察部门日常工作,形成失职追责的高压态势。今年,我市已将“县区政府履行环保工作责任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市政府成立环保综合督查组,由过去的“督企”转变为“督政”与“查企”相结合,不定期开展巡回督查、问政督查,对问题突出的县区,公开约谈党政主要负责人,督促县区落实“一岗双责”责任,不碰生态红线,守住安全底线。

  “十三五”期间,我市还将继续围绕循环发展、生态宜居的战略定位,大力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兴市、文化名市、项目拉动、城镇带动和创新驱动六大战略,持续抓好汉江流域综合治理,把汉中建设成为宜居宜业、民富民 安、和谐和美的幸福家园。

 

 

 

 

 

(责任编辑: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