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绿水青山生态立市 新常态激发“新动力”

06.03.2015  18:12

张骞纪念馆 邹玉琪摄

   2014年,注定在中国发展的编年史中成为极具特殊意义的一年。

   告别了高歌猛进,面对“三期叠加”,中国经济正步入新的运行轨道。这一年,新常态成为国家经济治理大逻辑。

   2014年,或许正是汉中市转型升级的嘉年华。上承2013年“陕西四小虎”发展之大势,同时又下启2015年全面推进法治汉中开局之篇章。”“保位争先,逆势发展”成为这一年汉中发展的主旋律。

   汉中,2014年收获了什么?2015年又将迎接怎样的未来?“适应新常态、推动新发展”成为一以贯之的主线,而梳理其中的关键词,汉中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脉络愈加清晰。

    1、战略定位:

   循环发展 生态宜居

   “春风又绿江南岸”。早春时节的天汉大地,汉江泛清波,油菜花似海,樱花灿如雪,令人流连忘返。

   绿水青山,不仅仅是今日汉中的“金名片”,而且成为汉中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图”、“接力赛”。

   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汉中“循环发展、生态宜居”的战略定位,更让汉中的干部群众坚定了发展的新坐标、新任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汉中干部群众把真美汉中作为最响亮的发展品牌。呵护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不断丰富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

   2014年初,汉中市的党政主要领导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汉中发展思路,提出要按照省上关于汉中“循环发展、生态宜居”的战略定位,紧盯“三市”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兴市、文化名市、项目拉动、城镇带动、创新驱动“六大战略”,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品、旅游文化和高科技“五大产业”,着力推进千亿投资、工业翻番、农业倍增、全域旅游、城乡统筹、文化振兴、生态环境、扶贫攻坚、民生改善、治理创新“十大工程”,加快建设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精品景区、新型社区、美丽乡村“五大园区(村)”;倾力打造“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城市品牌,确保与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如果说,建设‘三市’、同步小康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那么,‘六大战略’就是实现目标的路径,‘五大产业’就是实现目标的支撑,‘十大工程’就是实现目标的基础、‘五大园区(村)’就是实现目标的平台,城市品牌就是凝聚目标实现的精神动力,这几个方面构成了汉中区域发展的有机整体。”汉中市委书记魏增军一再强调说:“要紧扣‘三市’建设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循环发展。要始终把生态立市作为第一战略,树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建设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生态宜居家园。

   从实践看,这一思路得到各级广泛认同,有效引领了汉中改革发展。

   难得可贵的是,汉中的决策者异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却又没有使其走向片面化。汉中市委书记魏增军多次表述说:“保护、建设好汉中良好生态,必须打破就生态论生态的观念,以系统思维、全局理念,把生态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思考谋划、加以推进”。

   2014年,汉中市系统、全面地抓了“三件大事”。 一个是集中整治“治污”。启动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从农村、城镇两块同时抓起,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一个是建设修复“增绿”。汉中市森林覆盖率位居全省前列,依然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推进汉江综合整治和湿地保护,搞好资源开采区综合治理,使绿带园林进街、围城、上路、入村。一个是循环发展“治本”。全市上下不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资源集约、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循环工业、循环农业,在减量化、再利用中使各类资源“吃干榨尽”、“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