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件山东汉代石刻拓片精品亮相西安碑林博物馆

18.01.2017  21:32

  中新网陕西新闻1月17日电 (记者 田进)西安碑林博物馆与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汉石遗韵—山东汉代石刻拓片展”17日在西安开展,展出汉代著名石刻、画像石拓片精品40件,展现了汉代文字特点等成就。

  汉代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取得空前成就,延续至今的汉族文化、汉字都在这一时期定型,汉代确立的政治与思想体系成为后世兴邦立国的基石,对其后两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据了解,山东是汉代画像石刻遗存较多的地区,目前当地已知汉代画像石有4000余块、汉代碑刻有70余种。

  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杨爱国介绍,此次展出的拓片有“礼器碑”、“乙瑛碑”、“济南长清孝堂山石词”、“嘉祥武梁祠”等山东汉代石刻的代表。这些镌刻在石头上的图像、文字讲述着当时灿烂的文化,以及庖厨宴饮等生活场景、乐舞百戏等娱乐场面。

  其中,“乙瑛碑”刻有奏请设置百石卒史的公牍和对乙瑛的赞辞,通过拓片可以看到,此碑是汉隶成熟期的典型作品。

  此外,场面宏大的宴饮乐舞,反映身份地位的车骑出行,西王母及长耳仙人等具有神话元素的石刻图像都可以从拓片上得到体现。(完)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