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优化经济结构实现追赶超越
新春伊始,安康市汉滨区城乡建设如火如荼,企业生产一派繁忙,生态农业方兴未艾,景区景点游客盈门……
与这一个个喜人场景相呼应的,是一组组“飘红”的经济数据:2017年,全区招商引资完成任务超过指标40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额、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建设等均大幅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在追赶超越的道路上,汉滨区蹄疾步稳,成效显著。
在产业转型中打造新引擎
因地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地,汉滨区的工业发展受到较大限制。区委书记王孝成说:“达不到生态要求,利税再好也不欢迎!”矿产、瀛湖水产养殖、“五小”企业都曾对汉滨区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近年来,每年都有10多个此类项目被拒之门外。2017年全区又取缔高耗能高污染企业6家,取缔黏土砖厂56家,关闭矿山31座,财政投入超过1亿元。因此,全区减少了超过10亿元的经济收入。
2017年,汉滨区五里工业集中区完成投资32.5亿元,投资3亿元的装配式建筑PC构件等16个项目落地建设,闽泰服饰等10个项目竣工投产,实现入园企业138家、产值160.5亿元、带动就业1.82万人。五里工业集中区被评为省级特色出口 基地 、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园和 农副产品 加工示范园。
在五里工业集中区的带动下,全区共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86.4亿元,同比增长20.8%,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4家。冠霖服饰、悠源魔芋等45个重点项目相继建成竣工。电商产业也得到快速推进,区级电商服务中心、2家电商公司、48个镇村服务站点投入运营。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进驻汉滨,成功引进安康空港茶业观光示范园、富硒魔芋饮料等42个项目,到位资金71.1亿元。
在“三变”改革中激发新动能
2018年春节前夕,汉滨区晏坝镇田坝社区的赵运莲和另外十几名村民的银行卡里,多了一笔他们过去从未见过的“分红”钱。他们都是年过半百的聋哑人。自2016年参加了汉水韵茶叶公司组织的“陕茶1号”茶叶精准扶贫项目后,他们不仅能务工挣钱,还能获得自己作为股民的一份收益。
2017年以来,汉滨区转变发展理念,以扶持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推动农村“三变”改革,在全区范围大力推行“能人大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园区+农户”“村‘两委会’班子+合作社+农户”等“三变”改革形式,全力打造百万亩林果基地、设施蔬菜、水产和畜牧养殖基地,聚合形成全新的绿色产业链,全面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脱贫攻坚提供新动能。
目前,汉滨区紧抓农村“三变”改革带来的发展契机,先后启动或建成了瀛湖镇瀛天核桃、牛蹄镇京康现代农业园区、洪山镇健醇油茶、大河镇尚硒蔬菜等166个农业园区。其中,市级以上农业园区65个,建成面积24.1万亩,完成投资18亿元,实现产值16.3亿元,累计带动贫困户18950户54095人,规模占比居全省之首。
在改革创新中释放新活力
2018年春节假期刚刚结束,汉滨区政务服务中心就恢复到往日的忙碌状态。令办事群众感到欣喜的是,自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以来,全区36个政府部门入驻政务中心,提高服务意识、简化审批程序,各服务窗口办事效率显著提升,为办事群众节约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
据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每年春节过后,区内很多企业都面临招工难的问题。2017年春节后,五里工业集中区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导致刚引进的20余家高档服饰企业无法正常运转,眼看大量订单就要因“用工荒”无法交付。这个情况引起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各镇(办)干部和各地群众30余次4000多人进园区参观,企业抓住机会集中展示自己的发展成就和用工诚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经过区政务服务中心等部门的通力配合,就促成了近3000人到企业就业,有效破解了企业招工和群众就近就业这一双向难题。
2017年以来,全区“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招拍挂、公产交易全部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并且投资建成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利用三级网络便民服务体系,累计为群众办理审批和服务事项68万件。
“放管服”改革大大简化了过去繁杂的 行政审批 程序,兴办实体的门槛降低了,汉滨区的经济结构也得到持续优化,二产占比进一步提高,工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7.9%,非公经济占比达到51.5%。截至目前,全区新增市场经营主体登记7911户,同比增长31.6%,市场主体累计达到45201户;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2.72%和10.01%,存贷比58.55%,经济日趋活跃。富硒食品、装备制造类企业分别同比增长13.8%、37.2%,五大支柱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0%,发展活力进一步得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