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搭建权力运行的“牢笼”

22.09.2014  18:28

近年来,汉阴县以政务服务中心为平台,建立权力目录公开、运转流程规范、运行过程透明、监督管理科学的新型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破解了对权力监督乏力的问题。

一、搭建权力运行平台。一是梳理权力目录,明确事权。为摸清行政审批项目底数,把该下放的放到位,把该承接的承接好,把该管的管理好,确保行政审批不越权、不越位,对全县的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进行了三轮以上的清理、审核、确认,最终明确了涉及43个单位的352项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二是建立政务服务中心,搭建平台。建设涵盖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行政收费、人力资源服务与社会保障四大功能的政务中心,将43个单位的352项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所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行政事业性及服务性收费、人力资源服务活动统一纳入中心,集中办理,实现权力的阳光运行,让中心成为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的前沿阵地。三是公示权力目录,提升知晓率。强化信息公开,将所有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办理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均在县政府网站上进行公示,通过公告、宣传展板、发放明白卡等方式将各单位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相关信息进行公示、宣传,政务中心通过建立中心网站提供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相关业务的网上查询、网上咨询、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等服务,通过最大限度地信息公开,确保行政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

二、规范权力运行过程。按照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要求,强化对权力运行过程的规范。一是对总体办理流程进行规范。中心实行标准化办件管理,按照排队抽号、窗口收件、具体办理、统一缴费、窗口发件(证)的流程,将所有办件从一开始抽号到最后群众取件,全部纳入中心的电子监察系统,方便中心对各窗口的办件业务进行监督。二是对具体事项的办理流程进行规范。中心对所有审批及服务事项、人力资源服务、行政收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具体办理流程进行了梳理,规范办事环节、落实具体操作人、固定办理条件、明确办理时限,实现“人、权、责”统一,增强权力运行程序的严密性,确保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分类对重点环节进行规范。中心将所有办件分为即办件、承诺件、上报件、联办件、退回件五类,根据每类办件的不同性质有侧重的对重点环节进行规范。对即办件规范是否授权到位、群众对服务满意度高不高;对承诺件规范是否及时做好与本单位沟通,按时办结;对上报件规范是否及时上报,落实专人负责跟进;对联办件规范牵头单位是否履行牵头责任,其他部门是否按时响应并启动联办;对退回件规范退回原因,是否做好解释工作。

三、强化权力运行监督。一是视频监控。中心实行监控全覆盖,共布置高清摄像头111个,360°高清旋转摄像头5个,能监控画面110多个,方便对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工作状态进行监管,把行政权力置于阳光之下。二是电子监察。针对人工监督不及时、不到位,监督面窄、效率低等缺陷,中心建成集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人力资源服务、行政收费“四位一体”的电子监察平台,对所有办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每项办件进入业务系统即自行启动电子监察,办件是否按照规定环节、规定条件、规定时限办理都一目了然,对出现异常的办件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监察人员可进行跟踪督办。相关办件信息申请人也可以通过中心外网网站进行查询。三是网上招投标。中心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平台,能够实现投标企业网上报名、下载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提交资格预审资料、投标资料,主管部门网上审核各环节备案资料等功能,避免投标企业与业主、招标代理机构之间相互见面,进行权力寻租。同时中心的同步录音录像系统,能够清晰记录整个开评标的全过程,确保开评标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四是公布投诉举报电话。特别开通5274444举报电话,邀请群众监督。群众若发现有进驻单位两头受理、中心窗口不按规定办件、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恶劣,均可拨打中心举报电话进行投诉举报,确保群众办理事项不延误,群众利益不受损。

                            (汉阴县政府法制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