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不断加快城建步伐 基础设施完善驶入快车道

14.05.2015  10:09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十二五”各项工作目标要求的收官之年。今年,各地在城市建设方面有哪些新目标?有什么具体打算?又有哪些惠民利民的“重头戏”?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日前下发了今年全省城市建设工作要点,对全年城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明确要求。   目标:步入基础设施建设快车道   江苏提出,要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和建设过程中的跟踪指导工作;同时,指导和规范各地利用社会资本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热点:用“海绵”治水   江苏要求,根据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新理念,研究制订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意见,分类组织开展建设试点,努力争取国家试点城市,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   同时,督促指导各地加快排水防涝设施普查和排水防涝综合能力评估,构建城市排水防涝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联合气象部门加强城市内涝形成机理和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加强小区域、短历时、高强度暴雨预警,完善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响应相关技术和机制。   民生:关注市政公用行业运行安全   城市建设工作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关乎百姓民生。2015年,江苏在城市供水安全、燃气和桥梁安全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江苏将深入推进“备用水源、深度处理、严密监测、预警应急”的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对尚未建成应急备用水源的城市加快实施步伐;对已经建成的城市,围绕启用时间、替代能力等开展综合评估,提升应急备用水源综合应用水平,力争做到即启即用。同时,积极推进自来水深度处理工程改造,开展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评价考核。此外,加强与环保等部门的水质监测预警联动,并不断完善城市供水应急处置专家库。   监管:治污节水一手抓   2015年,江苏还将着力提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水平,逐步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体系。督促各地建立健全城市排水检测机构和网络,提高城市排水监管能力。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的监督考核,将污水处理经费拨付与出水水质挂钩。同时,加强污水处理厂源头控制,全面贯彻落实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制度和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全面开征苏中、苏北地区建制镇污水处理费,保障城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和尾水达标排放。(来源: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