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六成以上行政村污水得到治理 我市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入户调查

07.12.2016  18:37

西安日报 (记者 闫珅)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如何治理生活污水,改变乱排乱放现象是近几年来困扰农村的一大难题。昨日,我市水务和环保部门进村开展入户摸底调查,广泛收集资料,到今年底将编制《西安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着手解决农村污水排放问题。


在农村,自来水入户的“上水”问题早已解决,但洗漱、餐厨、如厕的“下水”问题一直没有统一、标准的解决方式,多为村民自己挖下水道、渗坑和化粪池来进行排放。“家里挖了渗坑,所有污水都倒在渗坑里,再渗入地下水。因污水没有集中处理,路面有污水,夏天气味也比较大。”户县玉蝉镇曲抱村村民雷云昌告诉记者。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确定的重大战略布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着力推进“品质西安”建设,2016年8月30号,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西安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由市水务局和环保局牵头,由灞桥区、长安区、临潼区、户县、周至县等8个涉农区县具体负责实施。


经过充分调研,市水务局和市环保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入户摸底调查,年底将完成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陕西分院负责此次入户调查,副院长章武首告诉记者,此次入户调研组织了120人60组调查人员走村入户,获取农村污水现状的资料形成规划,使污水处理方案达到因地制宜、灵活设置的要求。


有两个问题困扰着美丽乡村建设,一个是垃圾问题,一个是污水问题。村子里没有管网就只能直排,除了污染环境,还容易污染到地下水。我市将用十年时间在1661个行政村,探索一条切合我市农村实际和特点、可复制、可持续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及路径,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有力保障。”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博说。


据了解,按照市政府的要求,以建设清洁乡村、生态乡村、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我市将加快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我市农村人居环境。到2020年,60%以上的行政村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建成1个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区)、3个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