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制报】公平正义助发展 法治惠民促和谐

16.02.2015  11:34
     2014年,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法院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审务、队伍、政务建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汉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全年受理各类案件3324件,审结2352件,同比分别上升38.96%和15.92%,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9.79%。

  狠抓执法办案  维护公平正义

  惩治违法犯罪。全年受理刑事案件261件,审结221件345人。依法严惩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两抢一盗”等严重暴力性案件158件244人,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信用卡诈骗等危害民生案件14件18人,依法判处生产、销售“毒豆芽”、假药、违法添加苏丹红等食品药品安全类案件9件;加强少年审判工作,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7件19人。加大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感化、挽救力度,通过适用圆桌审判、轻罪档案封存、指定辩护、心理辅导等司法保护措施全力做好青少年帮教;加大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力度,全年调解附带民事案件56件,兑付赔偿款300余万元。

  强化矛盾化解。全年受理民商事案件2288件,审结1697件,涉诉标的1.89亿元。重视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合法权益,妥善处理离婚、赡养、抚养费等婚姻家庭纠纷589件,促进形成和谐的家庭和社区环境;关注民生权益保障,审结健康权、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雇员损害等纠纷346件,确保公民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坚持服务经济发展,审结商品房买卖、借款、金融保险、股东权益等合同纠纷519件。全年调解、撤诉结案1211件,调解率达71.36%;探索完善诉前先行调解机制,通过诉前调解化解纠纷25件,确认人民调解协议7件。

  促进依法行政。全年受理行政案件31件,审结24件,受理和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6件,裁定准予执行5件。坚持法院与政府行政机关联席会议机制,针对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向相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加大执行力度。全年受理执行案件712件,执结391件,实际执行到位率86.7%,兑现执行金额1.15亿元。加大反规避执行力度,对拒不履行、恶意转移财产的被执行人,采取搜查、查封、冻结等强制措施101次,罚款17人,拘留12人,干警夜间出动执行16次,在媒体公布被执行人拒不履行义务信息5次。积极组建执行指挥中心,完善执行威慑联动机制,与6家商业银行开展“点对点”网络查控,推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实现执行工作良性循环。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对123件涉民生案件集中清理,执行标的363.66万元,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完善信访工作。坚持领导定期接访、预约接访、带案下访,解决群众合法诉求。注重法律释明、初信初访等源头性工作,全年接待群众来访141人次,处理来信48件次,远程视频接访当事人2人次。重视对信访案件的化解工作,对上级法院交办的17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息诉14件,息诉率达82.35%。

  坚持司法为民    回应群众关切

  优化便民服务。加强立案信访大厅功能建设,打造全程透明、快速受理、功能查询、诉前调解集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建立健全案件繁简分流、小额案件速裁工作机制,做好风险提示、判后答疑工作,及时公布排期开庭和诉讼服务信息,制作发放司法公开告知书4655份。加强司法救助,依法为16名困难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23万余元,对12案13名特困申请执行人实施救助20.04万元。扎实开展“党员双报到”活动,深入社区走访群众并进行资金帮扶。

  实行阳光司法。加快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全年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生效裁判文书1524份,文书上网率达100%。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3次,邀请600余名社会群众、各界代表进法院参观和旁听案件审理。积极适应全媒体环境,通过法院官方微博、网络视频进行庭审直播13次,发布信息332条。

  拓展审判职能。以“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和“法官工作室”为服务平台,驻村(社区)法官深入社区、村组提供法律咨询、化解矛盾纠纷72件。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和进军营巡回审理案件52件,征询旁听公民对案件裁判意见116条。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包抓武家坝村、郑庄村的扶贫和后进村工作,及时与交警二大队、老龄委等部门进行座谈,制定可行性帮扶规划,促进新农村建设。在“12·4”首个国家宪法日,组织17名新任法官集体向宪法宣誓和法律法规宣传活动,20余名干警走上街头发放普法宣传资料15000余份,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法制服务。

  推进管理创新  促进司法公正

  加强审判管理。加强审判流程管理,提升审执质效,探索审判管理与诉调对接工作协调管理新路径,开展案件庭审评查31案,评查法律文书100份,打造了优质案件平台。推进精细数据化管理,强化审判态势分析研究,围绕审判质效核心数据和关键指标,重点在法定审限内结案率、生效案件发改率等权重基础指标上下功夫,定期通报审判质效态势,针对发改案件深入分析,找准短板、研究对策,立案变更率、生效案件发改率、法定审限内结案率等7项主要指标数据在全市法院排序靠前。

  加强信息化建设。实施科技强院战略,把法院信息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投入专项资金购置网络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为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完善信息网络工程,依托局域网实现了查看审判事项、预警提示等一键上网功能。健全案件信息录入、裁判文书签发、电子卷宗归档、公文收发流转、会议车辆审批、网络安全保密等系列配套制度,案件系统流转审签率100%。

  强化自身建设  提升服务水平

  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贯彻中、省、市各级部署,紧密结合法院工作实际,通过院长讲党课、邀请专家授课、开展专题研讨等形式,增强干警思想素质。主动上门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召开公安、廉政监督员、律师座谈会和机关干警谈话等途径收集征求各方意见建议,进行整改落实,实现了法官干警思想进一步提高、司法作风进一步转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的预期目标,使法院队伍素质、能力、作风、形象实现了新提升。

  加强队伍建设。落实青年干警导师制,全年邀请上级法院业务骨干来院对人民陪审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2次,组织法官干警参加各级业务培训26期176人次,提升了司法能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对审判执行等关键岗位的监督和制约。坚持任职前廉政考核、鉴定和教育谈话制度,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突出对审判权、执行权的监督制约。加强审务督查工作,建立廉政短信平台,新聘任13名廉政监察员,对干警日常行为规范、审判流程等实行跟踪监督,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主动接受监督。重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及时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重要工作部署和审判职能履行情况,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工作、旁听庭审、参加听证会、见证执行104人次,召开座谈会14次。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件建议均在规定期限内办结。落实最高法院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扩大群众审判参与权,新任命22名人民陪审员,数量增至61名,一审普通程序陪审率达97.3%。坚持向当事人发送廉政监督卡、案件回访表,向社会公布举报邮箱、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监督。

  一年来,该院先后被最高院、团中央、省高院等部门授予全国、全省青少年维权岗光荣称号;被最高院表彰为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被汉中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人民满意十佳政法单位、“六五”普法中期工作先进集体;被汉中市中级法院表彰为全市法院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先进集体;被汉中市汉台区委、区政府表彰为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