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期待高素质专业书记员

11.03.2017  11:06
核心提示: 法庭书记员需要把当庭内容全部准确的记录下来,但现实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这个岗位普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况。昨日,西北政法大学成立全国首家“司法辅助人才研究培训基地”, 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本报讯(记者 赵丽莉 实习生 侯佳明) 法庭书记员需要把当庭内容全部准确的记录下来,但现实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这个岗位普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况。昨日,西北政法大学成立全国首家“司法辅助人才研究培训基地”, 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各级法院、检察院对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书记员等司法辅助人员的需求十分迫切。昨天莅临会议的我国著名诉讼法学专家徐静村说,当前司法改革实践中面临着具体的、严峻的问题。例如多数试点法院员额制改革完成后,并未及时进行法官助理和书记员这两种司法辅助人员的配备,入额法院多因书记员“不给力”而叫苦不迭,办案一线呈现“被动吃紧”局面。原因都是由于缺乏关于法官助理和书记员这两种司法辅助人员的职业标准和管理制度的明确规定,对这两类人员如何遴选任用莫衷一是。

徐静村说,就书记员而言,法院虽有一支现成的书记员队伍,但成分复杂,有录用制、聘任制、合同制、劳务派遣制,其中编制外书记员约占50%。不同身份的书记员在薪酬待遇、职业保障和发展前景上差别巨大,以招聘方式进入法院的书记员在招聘时一般未按职业要求进行考核,普遍缺乏法律知识和职业技能,能够胜任书记员工作者比例较低;而由劳务公司派遣的书记员往往未经过最基本的审查考核就进入法院,其中绝大部分根本不能履行书记员职责。对编制外书记员的管理失范,特别是劳务派遣人员因与法院间仅有事务性联系,没有认识管理关系,更难进行有效管理。

西安市法学会黄必方说,在具体的审判工作中,优秀的司法辅助人员必不可少,把法官从大量的繁琐中解脱出来,可以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但现实中,书记员等司法辅助人员缺口很大,把司法辅助人员配备到位,加大培养和培训,在现阶段显得非常紧迫和重要。西北政法大学打造司法辅助人员人才研究培养基地就是一项创新,这项工作顺应我国司法改革的大趋势,填补了国内的空白,破解了当前“案多人少”的矛盾。

西北政法大学培训中心主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义海忠透露,目前我省计划将司法辅助人员纳入财政供给渠道,提高工资待遇,为司法机构提供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