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法院四项举措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19.11.2014  12:14
        陕西法院网讯    年关将至,为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确保农民工及时、足额取得劳动报酬,过上安乐祥和的春节,近期,安塞法院结合近年来涉农民工案件的特点,出台了四项措施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一是组成专门机构,集中办理涉农民工案件。通过畅通农民工权益诉讼案件“绿色通道”,坚持由院长一把手负责,分管院长具体抓的方式,成立专案组负责案件的审执工作,力争在短时间内迅速化解纠纷矛盾。积极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排查活动,对工程建设领域案件实行重点排查。同时,针对农民工劳务合同案件中被告住址不明确,一些被告人四处躲藏、消极应诉等特点,该院除正常电话通知与邮寄送达外,还利用“法官工作室”在全县覆盖面广的特点,及时与当地村干部及近亲属了解情况,并多次利用夜间、节假日等时点送达,提高了送达成功率。另外,还在法庭建立了农民工讨薪案件优先审理制度,确保及早送达、准时开庭并及时结案,收案后五日内送达,十日内安排开庭,十五日内结案的做法提高了办案效率,杜绝当事人恶意拖欠现象的发生。目前,全院已受理涉农民工案件11件,26人,现已审执结9件,剩余2件正在办理中。

        二是加大司法宣传力度,提升农民工的法律意识。由于大多农民工当事人的法律意识不强,很多短工更是仅和雇主口头商量,没有对工作时间和工资薪酬等事项作出明确约定,有些农民工经别人介绍提供劳务,但不知道真正雇主是谁,因而常存在举证困难并陷于被动。为此,该院一方面采取主动送法下乡、送法进企活动,积极宣传劳动及赔偿法规,督促企业完善制度,积极投保工伤保险,避免工伤风险,使企业能够可持续地发展;同时建议农民工在打工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对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有帮助的证据。另一方面,大力宣传法院开展维权的相关工作、农民工依法成功维权的典型案例,努力营造关爱农民工的良好社会氛围,促使农民工更加坚定信心,用法律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该院还加大了调查取证力度,通过询问证人、对雇主劝说教育,并以积极调查走访的方式查清农民工干活的时间、工种、日薪等。确实无法查明时,通过参照工人间的互相印证和市场行情来认定相关事实。

        三是加大调解力度,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一方面在审前和开庭审理中,该院注重对原、被告协商解决纠纷的引导,将调解理念贯穿于送达、谈话、审理、执行等每一个环节,通过辨法析理化解农民工与雇主间的劳务纠纷。另一方面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及时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并向用工方阐明相关法律规定及政策要求,努力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后,及时督促用工单位及个人自觉履行给付劳务费的义务,确保农民工利益尽快落实。目前,该院已在近期成功通过诉前调解方式将涉3件7人6.8万标的案件妥善化解在萌芽状态中,维护了全县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四是加强与各方联动,促使雇主自动履行协议。一方面针对涉农民工工资案件的情况积极向县委人大政府及政法委报告,争取支持,形成合力,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共同研究处理办法,使绝大部分劳动争议通过调解途径解决。另一方面加强与工会、劳动仲裁、劳动行政、劳动保障、金融等部门的沟通联动。向劳动监察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建立“失信黑名单”,曝光违规和不诚信的企业、个人,形成共同维权的合力。同时法院在吸取往年调解经验的同时,对农民工讨薪案件建立了调解后监督执行制度。能够当场履行的,在作出调解书的同时由被告完成给付义务。不能当场履行的,审判组利用电话回访、当面谈话、多方劝解等渠道督促被告依调解书按时履行给付义务,有效的推动了调解、自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