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四十年 西安步入快车道

07.12.2018  11:25

   我市举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成就新闻发布会

   波澜壮阔四十年西安步入快车道

  12月6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办西安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成就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健用“六个大”系统回顾了西安市4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和喜人变化。

  40年来,西安市与伟大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砥砺奋进、阔步前行,在各方面、各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骄人成绩。特别是去年以来,西安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五个扎实”要求和“追赶超越”定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紧盯“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奋斗目标,以“三大革命”破题,以“三大新政”发力,推动大西安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等步入“快车道”,古城西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大西安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形象明显改善,城市影响力明显提高。

   砥砺奋进40年(1978-2017)>>>

  经济实力

  2017年生产总值7471.89亿元是1978年的295倍

  荣登联合国“全球最具发展潜力新兴城市”榜单

  非公经济占比达到53%,比2000年提高20个百分点

  城市规模

  建成区面积从95平方公里增至683.09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从498.1万增加到1200余万

  全面创新

  技术合同交易额连续6年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

  2017年军民融合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

  先后荣获“全国十大创新型城市

  “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等多项桂冠

  对外开放

  2017年全市进出口总值达到376.95亿美元,

  是1987年的277倍

  世界500强企业在西安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由2001年的50家增至203家

  文旅发展

  汉长安城未央宫等6处遗址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87.07亿元,

  占GDP比重达7.9%

  民生福祉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536元,

  是1980年的93倍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522元,

  是1978年的118倍

   战略目标>>>

  加快推进新时代“三步走

  2020年大西安经济总量跻身万亿元“俱乐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大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历史交汇期、黄金机遇期、任务叠加期。我市将始终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紧扣“五个扎实”要求和“追赶超越”定位,聚焦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总目标,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推进新时代大西安“三步走”战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总量跻身万亿元“俱乐部”,全面形成大西安都市圈,美丽西安建设初见成效,“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六维支撑体系基本建立,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美丽中国西安样板,全面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50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城市国际性特征进一步完备,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居全国前列,全面建成引领“一带一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

   六个大”>>>

  经济实力实现大提升

  2017年西安市生产总值达到7471.89亿元,是1978年的295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进至第9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8368元,是1978年的153倍;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54.5亿元,是1978年的103倍。

  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19.1:57.5:23.4调整为2017年的3.8:34.7:61.5;工业增加值达到1684.02亿元,是1978的121倍。汽车产量从751辆增加到44.52万辆,汽车产业率先迈入千亿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4%。商贸、物流、会展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科技、体育、康养、电竞等新兴服务业迅猛发展。西安入选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行列,并荣登联合国“全球最具发展潜力新兴城市”榜单。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非公经济占比达到53%,比2000年提高20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民间投资增长20.6%,同比提高20.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市53%以上的GDP、54%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就业。

  城市面貌发生大变化

  从1978年到2017年,西安土地面积从2441平方公里增至10752平方公里,增长3.4倍;建成区面积从95平方公里增至683.09平方公里,增长超过6倍;人口规模从498.1万增加到1200余万;城镇化率由1990年的49.97%提高到2017年的73.42%。特别是去年代管西咸新区以来,我市以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契机,确立了“多轴线、多中心、多组团”发展格局,加紧实施“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战略,加快西咸、富阎一体化进程,加速从“围城”建设时代向“拥河”发展时代迈进。

  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方面,2012—2017年,累计完成200余项城市道路综合改造工程,目前已建成公共停车位逾7.2万个,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56%以上;铁路北客站、机场T3航站楼建成投用,基本形成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周边省市的“”字形铁路骨架和“一环十二辐射”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地铁1、2、3号线建成投用,4号线年底将实现通车,地铁三期规划加紧报批。2017年地铁客运量达到6.05亿人次,是2012年的10.2倍。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了10项水源工程,日供水能力超过200万立方米。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加快建设,电、气、热等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3%、98%以上。

  全面创新改革取得大进展

  深入推进“两区”建设,形成了一大批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技术合同交易额连续6年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2017年民参军企业400余家,军民融合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我市先后荣获“全国十大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等多项桂冠。

  特别是去年启动实施“三大革命”、出台“三大新政”以来,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国率先设立企业家节,积极打造“三化五最”营商环境,90%的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最多跑一次”,有力促进了“双创”工作蓬勃开展。2017年新增落户25.7万人,同比增长3.4倍。市场主体达到101.6万户,是2011年的2.6倍,成为第7个过百万的副省级城市。今年又推出户籍新政、人才新政升级版,截至12月3日,今年新落户人数已突破73万名,接近去年全年新增落户数的3倍,新登记市场主体已突破48万户,大西安的“人气”和“商气”空前高涨。

  对外开放结出大硕果

  2017年全市进出口总值达到376.95亿美元,是1987年的277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由1983年的800万美元增至2017年的53.07亿美元,增长663倍;世界500强企业在西安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由2001年的50家增至203家。尤其是近年来,积极推进空港、陆港、高铁港、公路港、信息港“五港联动”,初步形成了国际、国内、区域三级海陆空物流大通道体系。成功获批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成为西北首个72小时过境免签城市。开通国内外航线337条,其中国际航线57条。2017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运送旅客4186万人,是1988年的67.5倍,运送货物26万吨,是1988年的21.7倍。今年前11个月,“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已开行1142列,开行数量、货运总量、重载率居全国第一。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截至目前形成112个创新案例。

  在对外交流方面,欧亚经济论坛被确定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十大平台之一,成功举办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22个国家在西安设立领事馆、签证中心,我市友好城市达到31个,友好交流城市达到57个,大西安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文旅事业得到大发展

  电视、广播、社区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汉长安城未央宫等6处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南门区域综合改造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重大示范工程。加快建设“博物馆之城”,博物馆达131座,文物保护立法走在全国前列。去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进“音乐之城”“书香之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文旅产业成为支柱产业,201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87.07亿元,占GDP比重达7.9%。旅游市场持续火爆,1978年至2017年,我市接待海内外游客数年均增长27.4%,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30.8%。仅2017年我市就接待海内外游客1.8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633.3亿元。今年1-10月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和旅游业总收入分别达到2.35亿人次和2321.85亿元,再创新高。

  民生福祉有了大改善

  201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536元,是1980年的93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522元,是1978年的118倍。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聚焦破解民生“九难”,加快实施一批民生工程,扎实办好为民实事,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目前,全市就业状况良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从1978年的121.91万人增至2017年的199.01万人,普通高校从21所增至63所;医疗资源布局持续优化,2017年卫生机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达到7.27万张、10.45万人,比1978年增加5.67万张、8.16万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基础设施、“两房”建设、稳定增收、政策落实、满意度提升等5项“硬指标”及“两不愁、三保障”涉及的安全饮水、电力入户等主要指标均已达标。2017年园林绿地面积3.07万公顷,是1978年的103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4平方米,是1980年的4.5倍。

    延伸阅读>>>

  城市发展持续加大投资规模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建成区面积增加到683.09平方公里,全市建成公共停车位超过7.2万个,城市地铁一、二、三号线建成运营、四号线即将通车运营……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骨架不断拉大

  “1978年以来,我市以编制完成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为起点,持续加大投资规模,不断拉大城市框架,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切实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西安城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成绩斐然,目前正步入城市功能最趋完善、特色塑造最富成效、城镇化进程步伐最快、老百姓受益最多的时期。”西安市城乡建委副主任高省安说道。

  城市建设和维护投资逐年递增。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资金投入呈跨越式增长态势,从1981年完成投资0.36亿元,经过七个“五年计划”,到2017年完成投资677.3亿元,全市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934.6亿元。

  城市骨架不断拉大,发展空间快速拓展。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形成现在“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的城市发展战略,空间快速拓展,格局更趋合理。建成区面积从1978年的95平方公里,增加到2017年的683.09平方公里。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新建了二环路、三环路、绕城高速、高架快速干道、改进扩建新建了一大批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和背街小巷人行道路。摸排并决战打通城市断头路,2017年打通断头路27条,2018年到2020年底,计划打通断头路120条,实现断头路“清零”任务。目前我市城市道路形成了“一高、一绕、两轴、三环、五纵、六横、八辐射”的城市网络格局。城市地铁一、二、三号线建成运营,日均客运量百万人次,地铁四号线即将通车运营。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公共停车位超过7.2万个。

  40万市民改善居住环境

  40年来,我市坚决克服“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的大城市建设模式,注重“品质西安”建设,突出特色挖掘,完善功能设施,塑造了城建事业新内涵。在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方面成绩斐然。1980年以来,东西南北四条大街、钟鼓楼广场、书院门、北院门、顺城巷及一大批城中村、棚户区完成改造,面貌焕然一新,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形象大幅提升。城运公园、北客站、新行政中心、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北广场、大大唐西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安世博园等一批大型公共设施,成为古城新亮点。

  为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保障城市生态安全,自2016年起,西安市在基础设施领域创新采用PPP模式,城市快速路、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目前,西延路快速路主桥通车,综合管廊已开工76个项目,海绵城市已开工58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5亿元。自2013年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启动以来,已累计实施183个小区,共计727万平方米,改善了40万市民的居住环境。

  同时,城市供水、供热、用气取得长足发展。到2017年底,城市供水管网长度3148公里,日供水能力超过200万立方米,主城区供水普及率100%;城市天然气管网累计9923公里,年供气量23.57亿立方米。城市集中供热也取得新进展,截至目前,全市建设了一批大型城市供热工程,拥有24个集中供热公司,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2.3亿平方米,有效解决工商企业和居民生活用热。

  已形成200个市级美丽村庄

  40年来,我市深刻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以造福百姓和完善村镇基础设施为切入点,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理念,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着力补齐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短板,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村镇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日趋完善,所有小城镇镇区道路实现了全部硬化,镇区道路、排水、照明设施基本配套到位,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尤其是7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和2个文化旅游名镇,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50亿元。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通过政府投资不断提升村庄基础设施水平,全市村庄村内道路硬化里程达到1.1万公里,实现了村内道路全部硬化。一批美丽村庄建设示范已经形成,经评定达到市级美丽村庄的数量已有200个。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万余户,带动农村危房改造投资超过40亿元,使15万农村群众住上了安全舒适、设施完善的新房。

  经济发展GDP年均增长12.1%高于全国全省

  改革开放40年,从数据角度看,西安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从全国全省的大格局看,西安的地位和作用又如何呢?在西安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西安市统计局局长张民伟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西安经历了由农村到城市、由局部到整体、由单项推进到综合配套、由全面实施到重点突破等渐进式的改革进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40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思路、大胆实践,GDP年均增长12.1%,分别高于全国(9.5%)和全省(10.7%)2.6个和1.4个百分点。”张民伟介绍说,从数据角度看,西安4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1年,共14年,改革次第推开,外向型经济从起步逐渐走向繁荣,西安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这一阶段西安生产总值增长较快,其中,1984年西安GDP同比增长22.8%,为改革开放40年来的次高(仅次于1993年23.9%)。同时,经济总量于1989年突破百亿大关,1991年达到136.14亿元,是1978年的5.4倍。同时,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成倍增长。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19元和707元,分别是1980年的3.9倍、1978年的5.1倍。

  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2011年,共20年,改革全面纵深推进,对外开放步伐稳健,西安经济发展迎来新高潮。

  这一阶段,西安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生产总值、人均GDP、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等七项主要经济指标创新高。经济总量于2004年、2008年和2010年连续跨越一千、两千和三千亿元,2011年接近四千亿,是1978年的152.7倍。居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第三阶段:2012年以来,改革步入深水区,开放取得新进展,经济步入新常态,西安经济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这一阶段,西安和全国一样,经济增长逐步回稳,2012-2017年GDP年均增长9.6%。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西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救助体系对各类困难群体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社会救助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有力保障了各类困难群体的权益福祉。

  市民政局局长王碧辉介绍说,我市于1998年实施城市低保制度、2005年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20多年来,我市在不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结合形势的发展变化,逐步建立实施了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教育资助等制度,健全完善了“1+N”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使各类困难群体和保障对象,都能够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救助链,解决了过去在社会救助方面间断性、碎片化的问题,制度设立更加完善,操作程序更加规范,实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目标要求。

  1998年以来,我市先后14次提高城市低保标准,现已由当初的每人每月105元、提高到今年的每人每月66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当初的人均月补助9.3元,提高到现在的每人每月450元。目前,我市已建立了低保标准自然增长长效机制,各项救助保障标准全省最高。

  截至2018年10月,全市共为城市低保对象1.69万户、2.59万人发放保障金1.99亿元;为农村低保对象2.35万户、6.64万人发放保障金2.9亿元;农村特困人员6172户6239人,支出保障金4157万元;医疗救助11.12万人次,发放救助金9501万元;临时救助2.95万人次,发放救助金2872.3万元。教育资助困难大学生1677人,发放资助金743.8万元;资助困难高中生1675人,发放资助金335万元;为8.96万名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资金5920.27万元。实现了对各类困难群体的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我市先后出台多个专门配套文件,力争将各类困难群体纳入全市大救助范围。同时,紧紧围绕打通社会救助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深入推进“救急难”工作机制,用心用情为困难群众服务,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阳光救助”。

编辑: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