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中院:让法治阳光洒遍商山洛水

28.07.2015  18:47

    陕西法院网讯   普法要直达每一个村落,要遍及每一位群众。2011年以来,商洛中院按照这一思路, 大胆创新普法方式方法,打造了以审判五进、设点宣传、走访群众、讲法制课、平面媒体为主要形式的“线下普法平台”,以官方网站、微博微信、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直播为主要形式的“线上普法平台”,保证普法直达基层、遍及群众,让法治阳光洒遍商山洛水。

发挥法院工作优势   确保普法直达基层

    “六五”普法以来,该院坚持把普法工作与审判工作相结合,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普法活动。一是通过开庭审理案件进行普法宣传。开庭审理案件,不仅是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事实和理由的过程,也是当事人和旁听群众获取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的过程,是法院开展法制宣传的主阵地。2011年至今,市中院审理的案件涉及当事人约15000人(次),旁听群众约40000人(次),通过庭审使群众全面了解法律知识。二是通过开展审判“五进”活动进行普法宣传。审判五进是普法宣传的最佳方式、最好途径,仅2014年,全市法院采用“五进”方式审理各类案件2768件,旁听群众累计达26382人(次),收集旁听群众对1195件案件裁判的意见建议295条,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三是在执行工作中搞好普法宣传工作。商洛中院执行局和商州区法院执行局联合开展反规避执行法律宣传活动,在广场电子显示屏和公告栏公布老赖名单,对广大市民进行法律意识、诚信意识教育,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创新宣传方式方法   确保普法不留死角

    近年来,商洛中院借助信息化技术,不断丰富法律知识的传播途径,实现普法宣传“全方位全覆盖”。一是大力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普法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普法宣传,积极开展网络视频庭审直播、裁判文书上网和视频接访工作,市中院和七个基层法院全部开通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12386诉讼服务平台正式运行,便于群众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法院工作、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二是大力推进人民陪审员工作,吸收普通群众参与司法审判。2014年全市法院新增人民陪审员183人,人民陪审员达到394人,全面完成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这些人民陪审员来自基层和群众,都是最好的兼职“法制宣传员”,为化解纠纷、普法宣传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大力发挥少年法庭作用,做好青少年普法工作。两级法院在青少年犯罪审判上认真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不断创新审判方式,七个基层法院均成立了专门的少年法庭,少年法庭摒弃传统的审判模式,采取圆桌审判、庭前调查、庭中帮教、庭后回访、希望林工程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对青少年罪犯进行教育感化挽救。采取法制讲座进校园、在校园进行模拟开庭等形式,加大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5年来,商洛中院进校园做法制讲座15场次,受教师生达15000余人(次)。

普法工作成效显著   法院工作得到认可

    “六五”普法以来,商洛中院普法工作亮点频现,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六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法院的各项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认可。一是法院官方微博运行效果良好,在全市130家政务微博中综合排名第二,获得“2014年度陕西商洛市政务微博最佳传播奖”、“2014年度陕西商洛市政务微博最具影响力奖”。二是围绕大局工作,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工作获得市上肯定。针对我市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的棚户区改造工作,积极开展调研,充分进行论证,制定出台了《为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提供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的意见》,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司法依据和司法保障。三是在省政法委组织的全省政法系统满意度调查中,商洛法院系统工作满意度连续5年名列全省法院前列。四是人民陪审员、执行工作、行政审判等与普法相关的工作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和省法院表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普法工作是长久性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商洛中院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人大的监督下,牢记职责使命,积极进取,扎实提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水平,切实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和水平,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异的工作业绩为推进普法工作进程,促进依法治市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