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绽放花万朵:商洛学院开展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活动

04.03.2015  09:31
            一群熟悉的身影,穿行在九个学院的会场,述说自己并不轻松的心路历程,听者无不为之动容,好似雨打水面涟漪起,引来一片赞叹之声。这就是商洛学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报告会的场面,直接受众达3800人。             一场貌似普通的报告会为什么会触动师生的心弦,使大家感慨不已呢?这是一场主打“真人秀”的故事会,故事的主角就是讲演者本人,他们就生活在师生之间;故事的内容都是讲演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体验、真实感悟、真情流露,毫无弄虚作假之势,矫揉造作之情。讲故事的人娓娓道来,听故事的人沉浸其中,相似的经历、共同的感受把台上的报告人和台下的观众融为一体,心灵零距离的碰撞,没有了形式主义栅栏的阻隔,没有了空洞无物的说教,只有思想的共鸣、心灵的震撼。
独辟蹊径 选育“种子”

            2014年4月,根据中央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精神,商洛学院及时制定了《中共商洛学院委员会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落细落小落实,最终使其转化为师生的具体行动,该院采取了榜样教育法,组建该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用身边的人、身边的故事教育和影响全校师生。为了树立一批有血有肉、有故事,即使没有任何光环却依然令人敬佩的大众榜样,该院宣传部在校内师生中进行了摸底考察。经过全面了解与筛选,最终确定了26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奉献的全国优秀教师、商洛学院副校长刘宝盈教授;爱则无悔、把一生献给小麦育种事业的小麦育种专家于浩世高级工程师;见义勇为、勇救落水母子,被评为全国师德标兵的中文系教师王天时教授;孝老爱亲、坚强乐观,照顾身患绝症的4位亲人、抚养遗孤,用爱撑起一片蓝天的体育教学部教师任晓冬副教授;献身志愿服务活动,被评为商洛市十大孝子的张攀同学和来自于单亲家庭却自强不息用勤奋书写青春,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励志大学生王聪同学。他们与该院其他师生一样,处于平凡的岗位,过着普通的生活,却用自己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态度和不求回报的精神书写了不平凡的故事。作为榜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齐心协力 精心打磨

            为了切实发挥榜样力量,达到教育师生的目的。学校选派了6名文字功底扎实的工作人员作为宣讲团成员的助理,为他们撰写材料。一个口述,一个记录;一个润色,一个审核。为了不耽误上课,他们常常利用晚上或周末时间加班。因为此次宣讲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所以每个成员都要将自己的故事细节说给助理听。有些成员在讲述时,曾几度哽咽而无法继续。如孝老爱亲的老师任晓冬,听她的故事就如同要揭开她身上尚未完全愈合的伤疤,使她重新置身于失去4位至亲的那种悲痛之中;学生王聪难免想起幼时父母离异,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和残疾的爸爸与他相依为命的凄苦。虽如此,但大家都在坚持着,把这当作一项神圣的使命,丝毫没有懈怠。协助教授王天时整理资料的一位青年教师说,写完材料后,抑制不住内心激动读给自己年仅6岁的女儿听,孩子听得很认真。听完后只说了一句话“这个爷爷好勇敢呀!”听了女儿的话,她相信这个材料是成功的!就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6个典型人物的形象树起来了。他们或爱岗敬业,矢志不渝;或坚强乐观,积极向上;或无私无畏,乐于助人。虽然类型不同,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特点——真实、感人。
闪亮登场 情真意切

            商洛学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成员在经过多次试讲之后,终于在2014年11月19日闪亮登场,拉开了校内巡回宣讲活动的序幕。台上,宣讲者娓娓道来;台下,师生沉浸其中。相似的经历、共同的感受把台上的宣讲人和台下的听众融为一体。刘宝盈用自己顽强的意志战胜重重困难,从一个山村小孩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和管理干部,在几次面临跳槽机遇时,却割舍不下自己对三尺讲台、对商洛学院的那份感情,毅然选择了坚守岗位;王天时已年过半百,然而在有人落水遇难之际,却义无反顾地跳进水中救出母子3人;于浩世几十年如一日,穿梭于田间地头,投身于小麦育种事业,被誉为商洛山中的“袁隆平”;任晓冬3年之内痛失4位至亲,抚养年幼的侄子侄女,在巨大的压力下,却依然阳光乐观,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成为学生公认的好老师,孩子们眼中的好妈妈;张攀作为该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带领同学们利用节假日奔走于商洛各处敬老院和孤寡老人家中,为老人们送去温暖与关爱;王聪自立自强,在逆境中激流勇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平凡和义举默默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言行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义。
涤荡灵魂 师生同赞

            巡回宣讲活动结束后,全校师生好评如潮。连续听了3场报告的青年教师周华说,这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是一次触动灵魂的对话。这场报告会让师生触动很大,在几位老师和同学的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真实生动、感人至深。他们都是最平凡的普通人,却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所以,人不一定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才算成功、才是伟人,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文系学生王寒听完报告后激动地说,张攀身上体现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王聪自立自强,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大学生要多尽孝心,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大学生应该顽强拼搏、刻苦学习,将来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总结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宣讲活动是影响广、效果实的一种教育方式,为学校改革发展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宣讲团成员的事迹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代表性,他们都是师生身边的人,其事迹真实可信,能引起师生共鸣;他们和其他师生一样平凡,却在平凡的工作与生活中体现出了高尚的精神品质,令人肃然起敬;他们的故事可信、可敬、可学、可做,让师生明白了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和生活中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该院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虽然告一段落,可是宣讲人的形象尤其是他们的故事却像一颗颗种子一样播撒进了师生的心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在商洛学院的校园里会绽放出更多美丽的花朵。 (责任编辑:刁巧燕 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