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深化管理机制改革增强教育发展活力

29.11.2015  18:32
            近年来,商洛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完善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改革成效显著。2008-2015年连续8年全市高考文史、理工二本以上上线率居全省前列。丹凤、柞水、山阳、商南、镇安等5个县创建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山阳、商南、柞水、丹凤等4个县创建为省级“双高双普”县,山阳、商南等两个县创建为省级教育强县。             ——完善制度,健全教育管理体制机制。 该市以健全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为抓手,从以下7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完善。 一是 进一步明确县区教育局长的任用及工作分工。规定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班子配备应充分考虑教育专业化特点,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正职任职原则不超过5年,班子成员分工原则上3-5年调整一次,同一班子成员不得同时分管人事、财务或项目工作。 二是 实行初任校长公开竞聘制度。学校初任校长实行公开竞聘制度,梯次配备,并规定了校长任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三是 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实行校长任期制、任期目标责任制,任职期间实行师德建设、学校安全、党风廉政一票否决;校长每届任期3年,在同一学校连任不超过两届;任职期间和任职期满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校长连任、交流、提拔或降职、解聘的依据。 四是 教师调整实行公开招考。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区(含城区周边)学校任教的,在空编、空岗的前提下,实行公开竞聘,并规定了基本条件和组织实施的程序、要求。 五是 规范教师调出教育系统。教师调出教育系统,应征得所在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县区政府同意,原则上在暑期进行,每年一次。 六是 强化师德师风管理及考核。建立健全严格的师德考核制度,师德考核每学年一次。对于师德考核不合格,或有其他严重违纪行为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和法律制裁。 七是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教师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打破专业技术职务聘用终身制,逐步形成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人员能进能出的竞争和激励机制。             ——配套措施,推动教师队伍管理改革落实。 该市、县区教育局及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和措施,不断规范管理行为。 一是 各县区委、政府结合县区实际,相继制定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二是 市教育局制定出台了《商洛市师德建设和考核办法》《市直科级学校校长竞争性选拔实施意见》《市直科级学校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意见》。各县区、各学校按照市上要求,细化了工作程序。 三是 市教育局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市县区中学推行校长竞争性选拔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在市县区中学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意见》。 四是 县区教体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中小学初任校长公开竞聘实施办法》《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农村学校教师进城任教公开竞聘实施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管理措施。             ——扎实推进,教师队伍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 初任校长任用工作反响良好。2014年以来,全市初任校长均实行了公开招聘制度,商洛市小学通过竞争上岗的办法竞聘了校长。两年来,七县区新上任的65名校长均是通过竞争上岗或公开竞聘产生,促进了优秀教育管理人才脱颖而出。 二是 中小学校长目标管理活力增强。2014年,市教育局与8所省级标准化中学校长签订了第一轮任期目标责任书。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20所中小学校长与教体局签订了任期目标责任书。这一措施切实加强了对校长的考核和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引入奖优罚劣的竞争激励机制,校长们在工作中有了目标和动力。 三是 教师进城“公开招考”工作规范实施。两年来,市教育局通过公开遴选的办法,为市直有关学校遴选教师68名。商州区为商丹高新等城区学校招考教师61名。山阳县为新开办的第三中学招考教师260名。据统计,2014年以来,全市通过公开招考补充城区学校教师560名。 四是 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加强。市、县区组织十多次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教育和激励广大教师立足本职工作,关爱学生,育心育人。每年暑期举办教师培训、整训会,进行德育方法和技巧培训,促进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五是 教师队伍结构日趋优化。不断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近五年来共为全市中小学补充合格新教师3600余名,全市教师队伍年龄和学科结构得到优化。 六是 教师资源配置逐步均衡。全市新录用教师全部安排到基层农村学校任教,同时实施山区人才计划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计划,促使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流动,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力量,重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七是 教师专业能力水平明显提升。下发了《商洛市教师培训指导意见》等文件,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国家和省级培训,开展新课程大讲堂、阳光师训、“送教下乡”等活动,每年培训教师2万多人,形成了“短期集中、送培到县、远程跟进、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全员培训体系。 (责任编辑:卢延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