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该不该打? 打过疫苗还会得病吗?

15.12.2015  11:55

  又到流感高发期,要不要打流感疫苗?打疫苗,国产的好还是进口的好?打了疫苗,是不是就不怕生病了……关于疫苗,我们既熟悉又陌生。一方面觉得接种部分疫苗有必要,另一方面又对它有所顾忌。上周六,省医学会医学科普讲座中,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史伟,就解答了关于疫苗的疑问。

  空气、飞沫、水都是病毒传播途径

  要想了解人为什么会得传染病,首先需要弄清楚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那么,如何识别传染源?传染源又分为隐性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不易管理,是它们的最大特点。”史伟说,“比如,蚊子通过叮咬的方式,传播乙型脑炎、登革热和疟疾,狗通过咬的方式传染狂犬病,羊则可能通过胎盘、肉、污染的环境传播布鲁氏病,苍蝇等则是通过机械携带的方式传播细菌,使得人们产生细菌性食物中毒。

  目前,病毒主要通过接触、空气/飞沫、食品/水、土壤和虫媒进行传播。史伟提到,被污染的生活用品、性接触、血制品、受污染的医疗器械和器官移植,都属于接触传播的途径;流感、麻疹、结合则可能通过飞沫进行传播;甲肝、霍乱、疟疾可以依赖食品和水传播,而蛔虫、破伤风、炭疽杆菌需要通过土壤传播。

  天花、脊髓灰质炎等因疫苗消失或遏制

  疫苗到底有没有用?史伟用一句话进行了回答:“生活因疫苗而改变”。因为有了疫苗,一些病症已经消失或者我们很难再见到了。

  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由受感染的气溶胶和已显现症状的受感染者的飞沫在人际传播。受感染后12-14天出现发烧、不适、头疼、晕厥、背部剧痛等症状,有时伴有腹痛和呕吐。2-3天后,体温下降,身上出现皮疹,先是在面颊、手、前臂上,然后出现在躯干上。“天花的消灭,就是因为有了牛痘疫苗。1796年,一位科学家将青年挤奶工受伤感染的牛痘浆给1名8岁的男孩接种左手臂。接种后,孩子感染良好,他又在男孩右手臂接种天花脓包液,未发生天花,从而证实种痘能预防天花。1974年,世卫组织提出扩大免疫计划,主持开展了全球免疫接种运动,要在2000年使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终于,1980年消灭了天花。”史伟说。

  糖丸我们小时候都吃过,这也是一种疫苗,它针对的是——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主要影响五岁以下儿童,每200粒中就会出现一例不可逆转的瘫痪,这些瘫痪病例中,5%-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1988年以来,全球脊髓灰质炎病例数减少了99%以上,从当时的估计35万例减至2014年的359例报告病例。

  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损害肝脏的病毒感染,可造成隐性或慢性疾病。病毒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者其他体液传播。据估计,全球有24亿人慢性感染乙肝。每年有超过78万人死于乙肝并发症,包括肝硬化和肝癌。现在,乙肝可以通过接种安全有效的疫苗加以预防。同样,注射甲肝疫苗也是抵御甲肝的最有效办法。

  麻疹:2013年,全球有14.57万人死于麻疹,相当于每天约400人死亡,或每小时16人死亡。2000年到2013年,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致使全球麻疹死亡率下降了75%,防止了估计1560万人死亡。

  风疹:作为传染性的病毒感染,最常发生在儿童和年轻成人之中。孕妇出现风疹感染可能会导致胎儿死亡或者先天性缺陷,即先天性风疹综合征。不过,这种病可以通过免疫接种得到预防。

  流感疫苗要不要打?

  流感是季节性很强的一个传染病,每年一进入到秋冬季就开始了。“因为病毒很适合低温天气,它就会逐渐的活跃。”史伟介绍,“流感是所有人都易感,老人和孩子得了以后特别容易引起并发症,因为他们机体不如年轻人强壮,抵御流感的抵抗力要差一些。老人得了流感之后,容易得肺炎、合并肺炎,还会把一些原来的基础病加重。孩子会得中耳炎,也会得肺炎,会转为很严重的并发症,所以他们可能更厉害些。

  流感疫苗分两种,一种成人剂型,一种儿童剂型,成人剂型打一针,儿童剂型打两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打。“这个疫苗跟其他的疫苗不太一样,因为流感病毒的特性是很容易变异的,所以每年疫苗的成分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紧跟疫苗变异的情况,来宣布下一年做流感疫苗的成分、毒株,确定后再由厂家来生产。所以每年都是变的,因为这个流感疫苗它变了以后,它们互相之间是不产生交叉保护的,它就没有一个有效的抗体保护,所以要年年都打,这是流感疫苗与其他疫苗不太一样的地方。”史伟强调。

  疫苗打多了,会不会降低人体免疫力?

  “打疫苗不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史伟肯定地说。因为疫苗就是把致病病毒或微生物,经过人工减毒等方法制成自动免疫制剂。把疫苗注射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形成保护物质。当这种病原菌再来侵犯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对自身免疫系统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选择疫苗,要国产还是外国的这个问题,史伟是这么回答的:“疫苗使用于健康人体,总体上安全性优于治疗用的药品。无论进口还是国产,都是检验合格才能上市,是安全有效的。

  打过疫苗还会得病吗?

  史伟表示:“接种疫苗后就可以高枕无忧,这是一种误区。”疫苗接种的成功率并非100%,多数疫苗的保护率大于90%。但由于接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如疫苗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导致接种后疫苗失败。但是,大量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症状也要轻很多。

  接种疫苗后,会不会出现反应?

  接种疫苗安全不等于没有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可分为:一般反应、其他类型反应和异常反应。

  有些人接种疫苗后,出现局部红肿热痛、食欲不振、发热等,这是由疫苗本身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多数无需处理即可自愈,或可以对症处理,但并不存在针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所设计的治疗药品或疗法。

  最为严重的异常反应,比如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血管壁水肿、局部过敏坏死反应等。“我们进行过统计,全国5.37亿人接种过疫苗,只有8902例出现了异常反应,这其中79%都是过敏性皮疹。”史伟说。

  接种疫苗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有一些事项是需要注意的。包括生病不接种、全身/局部反应不要恐慌、接种场所要休息,最重要的是,出现异常一定要送医院。

  “最近注射过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者,注射后3个月内不能接种;接种对象正患有发热或明显全身不适的急性疾病,应推迟接种;以往接种疫苗有不良反应者,不应继续接种。”史伟介绍,“孩子接种疫苗要特别注意,家长或者监护人一定要认真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是否有异常情况,并在接种前向医生介绍孩子的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无接种禁忌症后,才能接种;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前后半个小时不宜喂食热食及哺乳。

  绝大多数小儿不会出现什么异常感觉和表现;少数儿童接种后,局部会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者有低热,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经过降温、多饮水,适当休息1-2天对症治疗,反应就会自动消失;有些疫苗接种后还会出现轻度硬结,可采用热敷的方式加快消散,用适宜温度的干净毛巾,每天2-3次,每次15-20分钟,也可用新鲜的土豆皮贴在红肿部位,但要避开针眼。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
仰韶考古首次发现笄形骨器 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
  中新社西安11月1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