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天测地”——为珠峰量身高的陕西测绘人

06.04.2016  11:37

 国测一大队的宋成林,做了30年大雁塔体检“医生”,退休后单位返聘他继续负责大雁塔微变监测这个项目。(资料图)

西部网讯(记者 郎俊琴) 8844.43米,这是迄今国内乃至国际上历次珠峰高程测量中最为精确的数据。这个数据是,2005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的队员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登上珠峰北坳顶部,通过细致认真的测算,得出的精确数据。

位于西安的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是全国测绘战线上一支思想作风好、技术业务精、艰苦奋斗、敢打硬仗、不怕牺牲、功绩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测绘大队。自1954年建队以来,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先后完成和参与完成了全国大地测量控制网布测,中蒙、中苏、中尼边境联测,京、津、唐、张地震水准会战,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的布测,全国天文主点联测,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南极中山站建站和第21次南极科考测量,国家GPS A、B级网、国家高程控制网、中国公路网GPS测绘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的建设、施测和管理等国家重点测绘项目,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测绘保障。

为国争光 丈量“中国高度

今年80岁的邵世坤曾是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的一名队员,40年前有幸参与了中国首次成功测定珠峰高程的科学探测。“现在最大的遗憾,应该就是当年没有在珠峰脚下多照几张照片了。”邵世坤说,因为当时经费紧张,队里甚至买不起一台照相机来记录这一历史时刻,自己唯一的一张照片,还是找登山队的同志拍的。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之上,但长久以来这里的科学探测一直和中国人无缘。“自己国家的山连高程都不知道,那好意思吗?”邵世坤说:“我们当时憋着一股劲要为国家增光。”1975年4月,邵世坤和其它7名国测一大队的同事一道抵达珠峰脚下,开始进行中国首次针对珠峰的科学测量活动。

青藏高原严寒缺氧的环境,挑战着测绘队员的身体极限。而人手短缺,使得邵世坤他们8个人不得不咬着牙,一个人扛起两个人的工作。邵世坤的测量点位于海拔6500米处,他扛着仪器,两公里的山路走了足足五个小时。“我的测量点离珠峰比较近,特别担心完成不了任务,压力也特别大,最严重的时候脉搏一分钟跳了210下,硬挺着才把工作干完。”邵世坤回忆说,由于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他的心脏也落下了病根。

2005年,中国登山队再次从北坡登上珠峰,在峰顶竖起了红色金属觇标。早已在各个测绘点上坚守了几个昼夜的国测一大队队员们,同时把仪器对准觇标,连续观测了三天,测得了珠峰的准确高程——国人熟知的8848.13米。

不畏困苦 传承测绘精神

我们这一行是哪苦去哪,其实珠峰条件算好的了,在青海、新疆作业时恰逢三年自然灾害,连饭都吃不饱,还得想办法开展工作。”邵世坤说。他有不少同事都牺牲在工作的第一线,而他则打趣说自己命更硬,“要不都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邵世坤和他的同事们曾经被周恩来、邓小平、华国锋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接见过,大大小小的荣誉奖项也没少拿。上世纪90年代国测一大队被评为全国优秀测量队时,每人领了两块手表。“这样的奖励放在今天也许并不算什么,“但邵世坤很知足,因为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已经很幸运了。

2015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40年前参加珠峰测量的6名老队员回信时,表示“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同志们建立的功勋。”,并指出“国测一大队以及全国测绘战线一代代测绘队员不畏困苦、不怕牺牲,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河山,为祖国发展、人民幸福作出了突出贡献,事迹感人至深。

身教胜言教,前有车后有辙”,虽然测绘艰苦,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邵世坤更对测绘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缘。邵世坤的儿子邵泽文目前也年过五十,仍然奋斗在测绘第一线。当年首测珠峰的老队员中,数人的子女仍然坚守在测绘战线上,传承着不畏困苦、不怕牺牲的测绘精神。

进入论坛 字体设置 大 中 小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编辑: 钟莹 西部网内容微首页 网站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