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水淡化总规模将超290万吨/日

04.06.2021  23:21

  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近日印发的《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明确,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90万吨/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25万吨/日以上。海水淡化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海水淡化利用的标准体系基本健全,政策机制更加完善。

  《计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要着力推进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在提升海水淡化供水保障水平方面,沿海缺水地区要将海水淡化水作为生活补充水源、市政新增供水及重要应急备用水源,逐年提高海水淡化水在水资源中的配置比例,建设海水淡化示范城市和示范工程。

  此外,在扩大工业园区海水淡化利用规模方面,鼓励沿海地区工业园区和高耗水产业优先利用海水,建设海水淡化利用示范工业园区。在提高海岛及船舶用水保障能力方面,在海岛保护性开发基础上,适度超前布局建设海岛海水淡化设施,鼓励远洋渔船、海洋平台加装易维护海水淡化装置。在拓展淡化利用技术应用领域方面,推广使用膜分离、能量回收等海水淡化技术,促进浓盐废水处理利用和污水资源化利用、苦咸水综合利用等。

  《计划》还提出,推动完善海水淡化政策标准体系。强化激励措施,落实用电、税收、信贷、价格等方面优惠政策。中央和地方资金对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予以适当支持。

【编辑:张一辰】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