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消协发布消费提示:理性面对“双11”网购大战

04.11.2015  23:51

省消协发布消费提示:

理性面对“双11”网购大战

 

去年,某电商在“双11”期间创下了571亿元的销售记录令商界震惊;今年上半年,我省仅是网商总数就达到15万户。随着今年“双11”的来临,促销大战一触即发,网络消费有增无减。但即使是所谓的官网、旗舰店,也“相当不保险”;线上次品率远高于实体店;安全性指标频繁被曝出超标……种种质量和假货问题使网店不断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一些电商平台甚至被称为“次品集散地”和“假货避风港”。网店良莠不齐,消费者爱恨交加,针对网络购物出现的一些投诉,省消协发出“双11”消费提示:

    了解店铺信誉。 消费者在选择店铺时一定要关注消费者对网店商铺的口碑及品牌美誉度的评定,参考其他消费者的购物点评。同时要看清点评真假,防止网站利用刷屏的形式取得好评率,最好是选择平时经常光顾的网站。

查证价格真实。 2015年11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公开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零售价格行为的提醒书》,督促、引导企业自觉遵守价格法律法规,共同维护好市场价格秩序,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网络零售更好更快的发展。省消协建议消费者购买商品前,一定要事先了解原商品的市场价,再对促销活动进行评估是否有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折扣的现象,避免被个别经营商忽悠。

勿信虚假宣传。 在选择“双11”促销网络购物时,不要被个别网站上价格过于低廉的商品所迷惑,不要轻信商家的“特价”、“清仓价”、“全网最低价”等的促销宣传方式,一定要货比三家,避免商品出现与实际描述不符、质量瑕疵、假冒伪劣等现象,。

防范网购风险。 近年来,微信这一新兴社交平台的普及面越来越广,微店也成为网购消费的一种新时尚。今年省消协收到多起利用微信朋友圈集赞或砍价方式免费得产品的投诉案件,消费者在选择此类促销商品活动时,一定要慎重,否则微信随时都可能变成“危信”。为避免产品在邮递过程中发生丢失或损坏难以举证赔偿,所以消费者收到商品后一定要先验货后签收,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一定要索取并保存购物凭证,对网购时的聊天内容进行截图,以作为发生纠纷时的维权依据。                                                    (谢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