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深入实施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品牌工程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05.12.2017  11:52

      山东省通过深入实施农业良种工程、深入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深入实施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STS)计划、深入实施“精准农业”、“盐碱地绿色开发”农业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多举措,促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
    深入实施农业良种工程,聚焦重大品种创制。重点围绕加工用高淀粉马铃薯、加工用高油花生、青贮专用玉米、苹果品种改良等9个方向,培育形成一批优质、高产、多抗、广适、资源高效利用农业新品种,建立重大品种示范基地,形成一批优秀种业创新人才团队和平台基地,培植一批现代种业企业,有力提升全省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深入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立足黄河三角洲区域自然禀赋,以发展绿色智慧农业为核心,按照“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原则,开展专用适宜新品种试验筛选和高效生态新型种植模式示范,建立完善的盐碱地“粮经饲草”统筹、农牧结合、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示范总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
      深入实施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STS)计划。与中科院密切合作,二期工程首批启动了山东省典型果蔬绿色保鲜、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滨海盐碱地植物资源利用与经饲草产业化开发、功能型作物专用生物菌剂创制及肥料应用、高效海洋生态牧场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等7个项目,加快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支撑。
      深入实施“精准农业”、“盐碱地绿色开发”农业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围绕技术标准体系、设施蔬菜和现代果园精准化、精准化多功能农机装备和典型区域面源污染精准化防控等,部署设置12个研究方向,解决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山东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加大盐碱地绿色开发理论基础、粮经饲三元种植配套、盐碱地设施农业、盐碱地植被生态修复等技术的研发力度,促进盐碱地绿色开发,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供耕地和技术贮备。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