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陕西日报》:深化认识 提升食药安全保障水平

02.09.2016  02:31

 

 

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60830/html/page_06.htm

 

深化认识 提升食药安全保障水平

—— 陕西首次在京举办市县政府领导食品药品安全研修班心得集萃

 

编者按:
      带着问题来,拿着办法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药品安全重要论述和新《食品安全法》, 2016年 5月 30日 — 6月 3日 ,省委组织部与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共同组织,在国家食药总局高级研修学院对全省市县分管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政府领导进行了集中培训,来自全省12个市、107个县(区)分管副市长、副县长(副区长)以及部分市县食药局长共138人参加了培训。这是我省首次针对市县政府领导进行食品药品安全培训,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高度重视,滕佳材副局长和部分司长、研修院长亲临授课,省食药监管局胡小平局长作开班第一讲,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知名学者、教授分别就法治政府建设、属地责任问责、危机传播、大数据与食药监管、供给侧改革与医药产业发展等做了专题讲座,并与学员面对面交流,研判食品药品安全形势。
        通过培训,各地市县长们接触到了国际、国内最新的监管理念和方法。大家通过学习交流互鉴,对当前食品药品监管形势任务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矛盾问题和应对举措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为继续做好我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奠定了基础,指明了工作方向。编者选取部分市区负责人的培训心得体会以飨读者,既体现了大家的学习收获,也反映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任重道远,责任重大,需要全社会携起手来,共同推动我省食品药品监管共享共治。

 

【抓好食药重点   丰富创建内涵】
        中共宝鸡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王欣

 

通过本次深入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食品药品安全既是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重大的经济问题,又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宝鸡市坚持以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企业诚信体系、社会监督体系、应急管理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为统领,以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区创建为抓手,监管部门制度化建设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食品药品安全趋稳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的形势进一步好转。但必须清醒地看到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线长、点多、面广,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极其复杂,工作任务极为艰巨,安全风险随时存在,食品药品行业依然是安全事件高发、频发的领域,必须进一步深化对食品药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一是全面加强监管体系建设。体系建设是基础,要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建立起层层负责、职责明晰的责任体系,要全面加强检验监测体系建设、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社会监督体系建设与应急救援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食品药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二是切实加强监管能力建设。要全面加强市县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加强基层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强化技术支撑。要切实加强监管队伍和技术队伍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提升监管能力。三是切实加强基层力量整合。县区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后,原食药监、工商、质检三局合一后,要在整合过程中继续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力量,发挥综合监管的优势,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是一项食品安全战略性工程。在当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形势下,这项工作为我们抓好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最有力的抓手。通过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提上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程,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宝鸡的创建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去年年中通过了国家中期评估。近期,我们将继续发挥创建工作的抓手作用,抓源头,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工程;重支撑,推进检测体系整合工程;强手段,实行追溯体系建设工程;打基础,实施市场升级改造工程;破难题,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工程,全力推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建立健全食药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铜川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丁德明

 

通过参加培训,结合铜川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特别是区县和乡镇运行情况,谈一点体会。
        干事创业,人是关键;如何干事,体制是关键;如何干好,认识是关键。就目前现状来看,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尤为重要。
        一是独立设置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指出:“2015年以来,部分市县将新组建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与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合并为多合一的市场监管局,一方面有利于精简机构,整合行政执法力量,但是,另一方面也弱化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铜川“三合一”机改后,也有类似情况。食品药品安全属于公共安全范畴,与市场监管的对象、目的、手段都不尽相同,独立设置区县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是强化监管、实现权威的基础。
        二是独立设置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机构。从工作效率、监管效能、责任落实等方面因素来看,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由区县局派出机构的优势远远大于乡镇政府内设机构。明确派出机构职能定位,定责定岗定员,既可解决基层监管人员不足,又便于工作开展,使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提出的“四有两责”落到实处。
        三是加大经费及设备保障力度。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区县政府财政预算,包括人员培训、设备设施、办公用房、监督抽检、执法办案、专项整治等,按时拨付,确保足额到位。给区县局及乡镇(街办)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配备执法装备,特别是配备统一标识的执法车辆、检验检测装备。
        四是明确各级监管责任。加强市政府对各区县政府、各区县对各乡镇(街办)政府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评议、考核,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
        五是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按照国家总局“建立专业化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选调或招录具有食品、药品及相关专业的人员充实到区县、乡镇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开展多种方式方法教育培训,使一线监管人员知道管什么、如何管、怎么查,解决不愿干、不会干、不敢干的问题。

 

【构建统一权威的食药监管体制】
    汉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王春丽

 

食品药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最基本的公共安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坚定决心。
        目前,食药监管新体制新机制带来新变化和新问题。一是政府重视程度空前加强。二是基层监管力量有效充实。各地用于食药监管的检测资源以及人、财、物的整合进程加快,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力量得到补齐配强。三是监管执法更加有法可依。四是监管机制创新多点开花。基层在处理具体问题上方法更加灵活、政策更加接地气的特点开始显现。当然,新的大市场监管体制运行一年多来,食药监管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如:多头领导的尴尬;基层建设有困局;能力提升仍紧迫;信念支撑还有危机。
        面对问题,如何构建统一权威的食药监管体制,应准确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党政重视是前提。要站在系统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高度来制定辖区食品药品安全规划,统筹部署各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任务。要把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示范县区等创建工作作为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工程的一项总抓手,深化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战略意义。
        ——明确体制是关键。当前,各地关于食药监管体制的改革探索仍然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这与中央关于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总要求是不相符的。应从国家层面尽快对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走向进行定论,尽快对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予以明确,使各地在改革中少走弯路。
        ——提升能力是根本。规范化建设在能力提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不厌繁苛,尽量站在国家层面从最高位推动,使整个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在对内管理、对外形象上实现高度统一。
        ——加大投入是保障。较之公安、工商、卫生等系统,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基础差、底子薄。因此建议国家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在做好对中心性、区域性检验检测机构等大型项目建设投资的同时,对基层所予以一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把对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干部的重视和关心落到实处,为他们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营造更好的环境。

 

【提升监管能力   保障食药安全】
    榆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张海峰

 

  通过全省市县分管领导食品药品安全知识高级研修班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提升监管能力要振奋精神、鼓足干劲。“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药品安全是人命关天的事”。每一位食品药品监管人,都要有一股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困难面前,我们要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在压力面前,我们要心无旁骛、甘于奉献。要树立不进就是退、无功就是过的思想,坚决抵制任何庸懒散奢的行为。多谋真招实策,才能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做得更好。
            ——提升监管能力要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关键在队伍,核心是履职能力。要认真学习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技术规范、国际经验等,把握理论规律,掌握监管技能。体制改革后,监管对象、工作机制、工作方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情况层出不穷,很多问题找不到标准答案。必须深入实际、依靠群众、沉下心来,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让政策措施的制定“接地气”,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
            ——提升监管能力要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一个实际行动往往胜过一打文件。改革过程中,头绪很多、任务繁重。我们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工作落实。当前,上级安排部署的工作比较多,新出台的政策措施也不少,要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有考核。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领任务、抓落实,带着大家干,干给大家看,形成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提升监管能力要转变作风、树立新风。经过多年不断历练、摔打,一支作风良好、素质过硬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渐现雏形。必须坚持不懈地转变作风、提升水平。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发现隐患,及时排查,正确处理好监管与发展的关系。各级监管部门都要依法规、按程序、照标准开展各项监管工作,要坚决纠正不正之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新形象。
            ——提升监管能力要齐心协力、团结奋进。食品药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一定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补台不撤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真正形成见贤思齐、奋发有为的工作氛围。基层任务繁重,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我们要关心爱护基层同志,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到基层,加强基层执法力量,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要通过全系统的共同努力,担当起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重任。

 

【夯实基础强监管】
    渭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高洁

 

2011年渭南率先开启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先河,形成了食品安全体制改革的“渭南模式”,在餐饮行业推行“餐饮服务许可”与“公共卫生许可”两证合一、在公安局设立食药公安支队、在基层设立基层食药所的创新做法得到了国务院的肯定和推广。渭南承担的21条新国家食安法条例的修改,均被采纳和编入。目前渭南食品安全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但同人民群众希望吃得健康、吃得放心的要求相比,还需要不断地加强。
        一.建立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提升监管能力。新一轮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通过整合职能、下沉资源、强化监管,旨在构建统一权威的监管机构。然而出于各种原因,部分县市区将工商、质监、食药等部门整合后,食品药品监管专业性被冲淡,基层监管能力下降,背离了机构改革的初衷。应进一步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加快建立一支专业权威、廉洁高效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
        二.落实“四有两责”,压实监管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和“属地管理”原则,督促相关部门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确保基层监管机构有职责、有岗位、有人员、有手段,切实形成“环环有监管、守土必有责”的治理格局;进一步推行网格化监管;加快推动食品药品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统的运行和完善;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督查考评力度。
        三.坚持问题导向,打好食药违法攻坚战。针对食品药品领域突出问题,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高度重视“三小”(即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整治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加强与公检法等执法部门的联动,保持对食品药品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坚持食药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共同监管。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解决一批长期困扰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
        四.做好政策法规宣讲,推动社会共治共享。要不断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大政策法规宣讲力度,引导、监督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用“最严谨的标准”要求企业,用“最严格的监管”和“最严厉的处罚”筑牢公共安全体系防线;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自觉抵制、自觉监督不合格食品的能力。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  共治共享】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  刘庆


        作为地方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政府分管领导食药安全知识高级研修班学习培训,培训立足当前基层食药监管工作实际,从食品安全形势分析、应急管理、属地责任、食药监管信息化管理、风险分析与舆论引导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培训学习,提高了对食品安全形势的认识,拓宽了视野,增强了指导、推动、搞好食品安全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各级政府食药监管部门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通过社会共治,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稳定向好。但问题仍然不少,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如个别地方机构改革后,体制不顺畅,导致食药监管弱化;“三小”食品安全隐患大;违法添加、农兽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和食品生产经营自律意识不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面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针对食品安全存在突出问题,个人认为,政府应加大对食药监管工作的支持力度,从人、财、物上要向食药监管方面倾斜。强化食药监管机构,从体制上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顺利开展。实践证明,目前杨凌实行的三级一体高效运转的监管机制,在确保食药监管工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落实“四个最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重典治乱,规范市场生产经营秩序,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强监管队伍能力建设,明晰监管权责,提高人员专业化、职业化素质。强化舆论引导,形成全民参与共享共治局面。
        坚持形成自律为主、他律为辅的机制。食品安全,企业是第一责任人,要不断强化食品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一方面,食品企业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和相关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自觉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确保生产经营的食品产品附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安全标准要求。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要强化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通过构建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的共治共享格局,促进企业诚信自律,守法经营。与此同时,监管部门要帮促企业做大做强,更要严格监管、严格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保障老百姓食品安全,责任重大。食品安全永远在路上。

 

【建设监管体制  保障百姓安全】
韩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高成文


        韩城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计划单列试点市。近年来,韩城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在省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创建工作的规格和措施在不断地提升和推进,食品安全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但近年几经反复的食品体制改革,也给基层带来困惑。结合这次学习和习总书记提出的建立权威、统一、协调、高效的监管体制的要求,我有以下几方面思考与建议。
        一是应坚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独立运行。韩城在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同时,继续保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牌子,保留食药监局的科室、人员现状不变,继续履行业务指导、行政许可、日常工作督办、统计信息报送等工作。对外加挂食品安全办公室牌子,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同时继续保留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办公室机构人员不变,扎实落实创建工作各项措施,保持了食药监工作的相对独立运行。
        二是应保证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力量。一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作为食药监局的派出机构,副科级建制,双重领导。监管力量按万分之三配置。二是在组建市场监管稽查大队的同时,保留食品药品稽查队,副科级建制,突出查办大案要案。三是公安继续保留食品药品侦查中队,加强行刑衔接。四是继续稳定完善村、社区食品安全信息员队伍。
        三是应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检验检测是做好食安工作的基础,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建设。一是加快建设黄河金三角检验检测中心,整合农业、食品、质量、计量等检测机构,建成功能齐全、检测手段超前的区域性检测中心。二是提升韩城食品检验检测能力,扩项提质实现食品监督抽检全覆盖。三是发挥食药监管所的快检职能,加强设备配备,加强检测人员能力提升。四是建立农贸市场农残检测室,加强农残检测,公示检测结果。五是加快监督信息化步伐,统筹推进投诉举报平台、电子监管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等工作,尽快形成统一高效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