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精准施策拔“穷根”

28.06.2015  15:06
        2015年2月13日下午,在延安干部管理学院,清涧县委书记杨怀智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他感慨道:“有幸作为代表参会,我向总书记介绍了清涧县近年来在城镇化、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情况。结合县情实际,也谈了个人关于贫困老区脱贫致富的想法。”如今,清涧县把扶贫攻坚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正在以“吹糠见米、刀下见菜”的实际行动,打好这场扶贫攻坚战。

      初夏时节,走进清涧县124个贫困村,每个村都有驻村干部忙碌的身影,他们走进贫困户家中开展问卷调查,像“解剖麻雀”一样,认真摸清楚每一个村、每一户的基本情况,建立贫困村村情档案、问题台账、需求清单、村级规划、工作台账等资料库。

      近年来,清涧县始终把改善老百姓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从群众最关心、最紧迫、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入手,全县累计脱贫29800人。今年,该县继续以建档立卡、干部驻村联户为抓手,以移民搬迁、整村推进、产业扶贫、能力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和办法,集中力量精准扶贫,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全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40万元,各类项目覆盖贫困户4630户,全年计划脱贫8000人。

      创新机制实施精准扶贫

      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全社会凝聚合力、全力推进,清涧县创新扶贫机制,在开发扶贫模式上探索了新路子。去年年初,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签订《扶贫开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强化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该县按照入户调查、初步确定、民主评议、镇村两级公示、县级公告等程序摸清全县扶贫户底数,并将信息录入了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系统,做到了乡镇台账完整、县级信息清楚。目前,全县共有贫困村124个,贫困人口1.7万户、4.7万人。同时,省市县组建驻村工作队122个包扶124个贫困村,其中县级驻村工作队98个,选派驻村干部196人,组织近千名干部与包扶村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活动,122个驻村工作队都给贫困村制定了发展规划和贫困户脱贫计划。

      此外,为了强化资金管理,今年又制定了本地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建立项目库,坚决排除人为干预,杜绝扶贫资金变更用途和受益对象。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安排、扶持对象信息都要在项目区进行公告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专项扶贫改变落后面貌

      走进清涧县折家坪镇王化家沟村,平坦宽阔的水泥路、整齐的太阳能路灯、干净整洁的村委会阵地、设施齐全的小广场……整个村庄呈现出整洁、清新、宜居的新景象。

      然而,几年前的王化家沟村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村民靠天吃饭,收入微薄。一到下雨天,通村道路泥泞不堪,村民们出行都十分困难。部分村民生活污水、垃圾随意倒在房前屋后,蚊蝇滋生。去年到今年,该村通过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村社会面貌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群众齐声称赞扶贫政策好。该村党支部书记任国旗说,目前村里人均纯收入已达到8000元。

      今年5月中旬的一天,在一阵阵清脆的鞭炮声中,解家沟镇王家山村农民王转琴乔迁新居,一家4口人高高兴兴地告别了低矮阴暗的土窑洞,搬进了县城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在移民搬迁政策的推动下,王转琴一家靠着自己的积蓄和政府的补贴,如今也有了自己的新房子。

      “我是通过县扶贫办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办起的这家粉条加工厂,年产粉条30万吨,年收入有10万元左右。”下二十里铺乡八斗岔村村民贺雪亮说。该县把小额信贷与产业扶贫、整村推进、扶贫搬迁结合起来,积极筹集资金,为贫困农户提供贴息信用贷款,支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帮助贫困农户增加收入。

      这些都是清涧县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鲜活事例。

      社会帮扶是扶贫工作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基于此,在近年来的工作中,该县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到扶贫开发工作中来,坚持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综合扶贫模式,整合多种资源,充分发挥政府、行业、群众、社会各方面作用,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去年,省国资委为下二十里铺乡康家圪公式村帮扶修建350KW农业光伏发电项目,现在项目已投入使用,年可发电40万度,年电费收入30万元,可观的经济收入极大地改善了康家圪公式村村民的生活。

      扶贫扶智筑牢发展基石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同样是打工,有技术和没技术差别太大了。”下二十里铺乡韩家塬村村民韩欢欢感慨道。以前他和同乡一起在外干苦力活儿,活儿累又挣不了多少钱,一年能挣回2万元就算不错了。自2014年参加县扶贫办组织的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后,他学会了农机修理技术。现在他在县城虎头峁开了一家农机修理厂,年收入5万余元,走上了致富路。

      扶贫先扶智,授鱼更授渔。清涧县始终把开发人力资源、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为了改变农民的落后意识,该县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把党的惠民政策、致富方略等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到户,宣传到人,让农民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同时,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让农民掌握现代生产技术,从“物质扶贫”向“技术扶贫”转变,着力培育现代新型农民。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培训就业、跟踪服务”的原则,制定劳动力培训转移规划,健全乡村劳务转移网络,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雨露计划”培训工作。仅去年,该县针对红枣栽植、舍饲养殖、蔬菜种植等农民急需的技术,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技术服务、发放技术资料等,共举办培训班32期,培训农民1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2万多份。

 

责任编辑:岐山      审核: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