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小麦机械化收获基本结束

16.06.2016  10:07
截至6月15日,渭南市三夏小麦机收工作基本结束。目前渭南市已收获小麦429万亩,占应收获面积的98%,其中机收面积为407万亩,机收率达到95%;夏玉米已播种267万亩,其中机播253万亩,机播率达95%。今年的三夏机械化生产呈现五大特点: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市农机局 对“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落实三夏生产各项工作措施。三夏期间,渭南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夏收第一线指导全市夏收生产工作。6月4日,省长胡和平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检查了潼关机收机播工作。市、县两级农机部门实行分包负责制,成立了督导小组,每天赶赴小麦机收第一线,检查指导小麦机收工作,加强机械作业组织调度,积极做好机手指导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农机作业的顺利开展。 二是机收、机播进度快,同步进行,秩序良好。今年麦收高峰期日上阵联合收割机9500台,全市自5月30日小麦开机收获,6月8~13日连续六天日收获面积逾50万亩。在组织抢收小麦的同时,各地积极推行小麦机收、秸秆还田、玉米硬茬播种“一条龙”作业模式,做到小麦随收、玉米随播, 大大加快了夏玉米机播进度,从播种时间上为玉米丰产奠定了基础。 三是互联网+贯穿三夏农机作业。农机部门通过互联网平台、手机短信、微信等渠道,有针对性地及时发布农机供需信息和服务信息,引导小麦机收的供需双方签订作业合同,合理安排作业任务,促进联合收割机有序流动,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农机部门联合农机龙头企业,通过发展互联网+机收、互联网+维修的模式,更好地为跨区作业机手提供个性化服务。 四是农机作业质量高。为确保今年三夏机械化作业顺利开展,农机部门提前开展机具检修工作。重点做好联合收割机的检修调试,对8000多名农机手分期分批进行技术操作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了农机手的操作水平,农机作业质量明显好于往年。不仅小麦损失率大大降低,而且小麦秸秆的留茬高度也得到有效控制。麦收期间,各县市区以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为载体,将耕整地、种植、收获、植保、秸秆处理等技术推广应用到“三夏”农业生产中,提高了作业质量,促进了粮食丰产丰收。 五是部门配合,服务到位。三夏期间,各级农机、公安、交通、气象、石油等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全力服务三夏生产。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在重要路口设立了25处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做好机手接待、机具调度、作业安排、油料供应等配套服务工作,还为参加跨区机收的机手发放了跨区作业证及服务手册。全市共发放跨区《作业证》6500个。公安交警部门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做好重点路段的交通疏导,严厉打击强行截机、敲诈机手等违法行为;交通部门开放绿色通道,对跨区作业联合收获机和跨区作业指挥车、服务车予以免费通行;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天气预报;石油部门备足油料,24小时敞开供应,还将油料送到了田间地头;新闻宣传部门对三夏农机工作进行专题报道。通过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机械作业秩序良好,为三夏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渭南市农机局  李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