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临渭法院:乘风破浪更扬帆

15.07.2015  20:38
     司法为民顺民意    组组数据赢民心

  “解困真情在,为民正气留”、“伸张正义立标杆,秉公执法写春秋”、“情系民生,胸怀大义”……走进荣誉展厅,记者被满墙的锦旗所吸引。“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段打动人心的故事,‘法官只有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才能无愧于法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院长宋建国的话语朴实无华却字字铿锵。当然,他不仅说到了,更做到了。

  7月9日晚8时许,记者来到法院,看到80%的办公室都亮着灯,每名法官干警都在忙碌着……2015年上半年案件井喷式增长给法官干警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上半年各类案件同比上升130%,比去年全年受理案件数4700件还要多。但没有一个法官干警掉队,大家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发扬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这也是今年开展‘抓队伍树形象促审判提效率’的生动体现,法官干警们依法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实现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根本目标。我们统计报表上一组组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法官们夜以继日伏案工作的艰辛,是‘将群众的事当成自家事来办’的忠诚。”院长宋建国自豪地说道。

  众所周知,临渭区地处渭南中心城市,人口密集、社会矛盾交织,法院更担负着临渭区、高新区、经开区百万人口案件审判和执行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但“案多人少”矛盾凸显,如何在“案增人不增”的状况下,保持案件审理执行的平稳,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望和新要求,是当前摆在法院面前的头等大事。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挖掘内部力量,规范司法行为并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办案效率。今年以来,该院党组按照“繁简分流”、法律文书瘦身和简易程序审结案件等模式创新审判执行工作,有效节省人力、物力,加快了审执结案件的速度。同时,积极发挥案件信息平台作用,把其作为审判执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使案件评估指标体系得到实时监控。该院还与陕西法院公众服务网和12368便民服务热线有效对接,使案件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查询案件流程信息、查阅生效裁判文书、观看庭审直播,拓展了司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解决了审判质效问题,精品审判意识如何树立?为了将“精品审判意识”刻进每位法官心中,6月25日至10月10日为期百天的结案竞赛活动开始,工作的主线和重点明确,你追我赶的工作劲头天天再现,活动将集中审执结一批案件,努力做到件件精品,从而实现“三升二降一无”,即:同期结案率、执结率、人均结案率上升;发回率、改判率下降;无隐性超审限案件,彻底解决能力不足和工作拖沓的问题及现象。           

  便民利民惠民生    万水千山都是情

  “一切依靠法律,一切为了群众”是临渭区法院文化墙上的一句话,这也正是该院审判执行工作便民利民为民的根本体现。从一系列“为民产品”中,记者能清晰地感受到该院坚持公正司法,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所提供良好的司法服务和有力的司法保障。

  今年6月,烈日炎炎之下,院长宋建国抽出时间在院诉讼服务中心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零距离倾听群众诉求,切实为群众解难答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法院现在的作风大不一样了,院长接访,我心里更踏实,我相信我反映的问题能够很快得到解决……”看到院长接访,前来反映问题的王老汉放心多了。第二天一大早,前来领取执行款的王老汉得知是院长前一天下午亲自带队为其执行案件后激动不已,王老汉听说被执行人偷偷回家收麦去了,没想到院长竟亲自为自己去追款。院长宋建国深有感触地说:“通过接访,直接与群众沟通交流,不仅能够增进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还能够倾听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我们改进今后工作。”宋建国的亲力亲为,马上就办的精神和办就办好的理念,带动了全院法官干警,一系列“为民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政法一线工作日”、“一村(社区)一法官”、“巡回办案点”等活动让百姓深切地感受到法官就在身边,服务就在跟前,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另外,该院全面推进“农忙法庭、假日法庭、葡萄园区法庭”等各类专业法庭活动,对涉及道路交通肇事、医疗纠纷、民生及涉军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网络也在不断优化中,诉前调解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

  仅上半年,该院就通过“一村一法官”等活动开展,排查化解矛盾500余起,解决群众生活困难20余起,开展法制讲座10场次,接待当事人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诉前调解案件203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阳光司法显正义    谱公平正义华章 

  一切难题,只有在改革中才能破解;一切愿景,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如何将法院工作公开透明让群众“信得过”,该院一直在努力地探索着。

  今年以来,该院不断树立“品牌”意识和形象,通过“走进来”  和“走出去”不断丰富“法院开放日”和法制宣传活动内涵,主动邀请大专院校师生、群众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组织走进法院与庭审“零距离”感受法律的庄严,与法官“零距离”增进理解、强化互信。尤其是在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中,选择典型案例,以案说法的教育引导,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活动,对全区54所初中以上学校做到了全覆盖,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让群众了解法院,上半年,该院该开通了“临渭法院”微信公众平台,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开展与网民的在线互动,加强了法院与社会的良好沟通,搭建起了法院和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群众咨询法官问题“动动手指”就能实现。这一件件、一桩桩彰显着司法公开的正义华章正一步步在临渭法院变为现实。

  警钟长鸣正风纪    队伍建设微知著

  从严治院,以制度管人,以感情留人,使法官队伍成为让党和人民放心的队伍,是临渭区法院的一个显著特色。

  临渭区法院党组一班人坚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以模范的带头作用坚守着对廉洁司法的承诺。在执法办案中,他们以率先垂范抓好班子的示范效应为根本,带头审理案件和参与执行工作,使标杆力量和形象时时刻刻发挥着光亮。“人民法官的魅力来自何方?”记者与院长宋建国座谈时多次提出这个问题。

  对此,他们结合自己的实践是这样回答的:自今年4月起,该院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的不规范、不文明、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完善程序合法、行为规范、裁判公正、管理科学、监督有效、问责严格的长效机制,开展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此次活动从审判权、执行权运行的各个节点入手,重点做好“六查六纠”:一查立案环节,坚决纠正随意限制受案范围、不予受理不出裁定、无故拖延立案、越权管辖等问题;二查审理环节,坚决纠正随意变更审限、庭前工作不到位、庭审不规范、质证认证不全面、法庭辩论不充分等问题;三查裁判环节,坚决纠正久调不判、久审不决、合而不议、事实不清楚、证据不充分、文书论理不到位、宣判不及时等问题;四查执行环节,坚决纠正执行案件“体外循环”、拖延执行、消极执行、久执不结、滥用结案方式、违法采取强制措施、随意处分执行款物等问题;五查申诉、申请再审和信访环节,坚决纠正诉访不分、有访不接、有诉不理、有案不查、有错不纠、程序空转等问题;六查办案纪律,坚决纠正私下接触当事人或律师、泄露打探案情、充当司法掮客,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问题。“六查六纠”从源头开始将队伍建设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司法为民,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期望,这种责任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举措和行动,相信未来的日子里,临渭区人民法院将会不断强化法治工作导向,精心做好、做实、做细“司法产品”,以不折不扣惠民司法的实际行动,将司法温暖送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本报记者  惠晓翠  通讯员  周东峰

  宽阔平原与高峻秦岭共生,悠悠渭水与锦绣山川同在,这是自然对大美临渭的盛情礼赞,为维护好这幅美好画卷的和谐稳定,临渭区人民法院在“火车头”——院党组书记、院长宋建国的带领下,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大力加强司法公信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用“扎扎实实的为民行动、全心全意地为民情怀”,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谱写着一曲曲公平正义的新篇章。

  记者认为,公平正义不但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所有的司法理念、工作思路和改革举措,最终都要靠办案质量、效率和效果来检验,都要靠人民群众和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接受与认同程度来检验。作为执法者,要将“法律权限不能突破、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植入自己内心的同时,把法治思维、理念、模式,通过司法公开的方式传递给人民群众,使人民法院公信力得到不断的提升,让人民群众离法院更近,对法院更加放心,更加信任。临渭区法院便是如此。采访结束时,院长宋建国这样对记者说道:“随着法治建设的快速推进,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法院和法官的要求与期望越来越高。所以,人民法院要在司法理念、能力、作风等方面不断加强、改进和适应,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因此,要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建设,让人民群众更加信任法院,实现法院工作的新发展。正是在此基础上,法院才能将法治理念外践于行、内植于心。”是的,如若将“法治”二字能刻进每个人的心里,那么,相信我们生长的这片土地将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