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区教育局四项举措促师德师风建设显成效

07.04.2015  12:57
            近年来,渭城区教育局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高点定位、精心谋划,狠抓师资建设,注重内涵发展,全区教师队伍建设顺利推进,成效显著。             一是强势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该局制定出台了师德师风“十条红线”,实行教师师德年度考核“一票否决”制,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收入分配、奖励惩戒、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通过设立师德师风举报箱、举报电话、走访学生家长、发放调查问卷、明查暗访等方式,加强师德师风日常监管。去年咸阳中学被评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道北中学张新红被评为省师德先进个人,风轮小学陈阿丽被评为“全国优秀老师”和“全国优秀德育工作者”。 
            二是 重视教师专业化成长。 该局以校本研修和业务考试为抓手,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在义务段中小学实行“学区结盟制”,全区划分为6个结盟学区。各高中依托公办高中教育联盟,以学校为主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研修活动。去年11月份,区教育局组织相关科室同志和部分校长赴安康旬阳学习校本研修先进经验,回来后及时召开全区校本研修推进会,邀请市教研室主任刘聪胜作专题讲座,同时下发了《渭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考核评估办法(试行)》、《渭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奖励办法(试行)》、《渭城区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办法(试行)》等文件,促进全区校本研修工作再上台阶。春节前启动第二轮教师业务知识考试。 按照“全员参加,人人过关” 要求,4年来业务知识考试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一年来有29人荣获市级教学能手、18人荣获省级教学能手,在全市县区中获奖最多。             三是 充分发挥名师辐射引领作用。 该局出台《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定期开展帮扶活动,不断完善帮扶策略,成效显著。全区19位名师共指导青年教师110余名,有26名青年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年初召开了名师工作室表彰大会,对表现突出的7位名师进行表彰奖励,给16位名师授牌,同时吸收34名省级教学能手加入,充实壮大了名师工作室力量。             四是 加大 教师交流轮岗和 幼儿教师培养力度 依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该区实际情况,该局制定《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已上报该市教育局审批。深入开展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年活动 举办首届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大赛,搭建了幼儿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全区幼教水平的整体提高。与陕西省学前教育学院签订教改实验区协议,第一批97名学前师范学院学生已顶岗实习,同时通过内部转岗、社会招聘等方式充实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文/桂军) (责任编辑:黄晓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