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激荡脱贫斗志 ——绽放在三秦大地上的文艺之花(上)

13.12.2019  10:52

  《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鲁艺旧址再次唱响。记者赵晨摄

  中国作协组织作家走进延安。记者刘印摄

  子长唢呐。资料照片

  

  记者齐小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80年前,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黄河大合唱》从延安传遍全中国,向世界发出民族解放的呐喊,成为中华儿女夺取抗战胜利的精神力量。

  一首歌,唱出战斗气势,激发心中力量,坚定必胜信念。

  一首歌,传唱80载,以文化的力量传承奋斗不息的精神,凝聚砥砺奋进的力量。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文化自信给予发展更持久的力量。

  “十三年岁月”留下的红色精神财富为延安人民提供了丰厚滋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灿若星河的群众文化激荡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昂扬斗志和坚定决心。今年5月7日,延安市实现整体脱贫摘帽,“不屈于命运,不甘于贫困”的延安人民以伟大的决战演绎着延安精神新的传承。

   红色文化散发时代魅力

  宝塔山、凤凰山、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南泥湾……“十三年岁月”留下的445处革命旧址,是延安这片黄土地背景下绚丽夺目的火红,成为亿万中国人心中神圣的向往。

  这些“十三年岁月”的见证,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成为许多乡村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甘泉县劳山战役烈士陵园安葬着30多位无名烈士,常年有不少游客前来瞻仰祭拜。通过公益转岗,2018年脱贫的劳山乡劳山村村民王小华,在陵园负责打扫环境卫生,每月收入1700元。加上养殖产业,王小华全家的生活已经实现稳稳的幸福。

  在延安,有许多村庄依托红色资源让群众实现了经济收益。宝塔区冯庄乡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全国第一个农村团支部的诞生地,也是近400名北京知青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如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冯庄乡康坪村,将农户闲置窑洞以每孔每年2400元统一流转到村集体旅游公司,精心打造陕北窑洞民宿体验首选地,2018年以来,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旅游收入180余万元。

  红色故事讲不完,红色精神永流传。如何让红色文化绽放时代魅力?

  阵地建起来,文化“”起来。近年来,延安市先后投入10亿多元,建设和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目前,延安市建成乡镇(街道)综合文体中心114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921个;连续35年举办“延安过大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先后举办11届“陕北民歌大舞台”、4届“社区文化节”、3届“农民艺术节”;每年市县两级政府购买“送文化下乡”公共演出2229场,农村电影放映2000场,受益群众300多万人次。

   群众文化浇灌出生活“幸福花

  没有文化的经济是乏力的,没有文化的民生是黯淡的。千百年来,黄河、黄土、黄龙人以及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都是延安这块土地最深沉最厚重的底色。

  文化与经济如影随形,文化的火种如燎原之势。以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黄龙猎鼓、志丹扇鼓、甘泉花鼓为代表的延安“”舞艺术,打出了延安人民热情豪迈、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剪纸、农民画、糜粘画、面花、毛麻绣、唢呐、说书、铁鞭舞等170多种民间“泥土”文化,诉说着延安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在这里讲解、演唱民歌,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12月12日下午,安塞区西营村陕北信天游大舞台鼓乐阵阵、歌声飞扬,在这里解说兼演唱民歌的安塞区建华寺镇王龙塔村村民周飞燕神情自信、面带笑容。

  西营村陕北信天游大舞台和冯家营千人腰鼓表演、魏塔“东方毕加索”绘画将安塞区脱贫攻坚与发展全域旅游有机融合,成为3个文化产业村。平时,周飞燕就活跃在这3个村,曾是贫困群众的她不仅在这里挣到了票子,更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乐趣。

  在安塞区,参与各类民俗文化演出活动的有200多名贫困群众。近年来,安塞区依托大力实施文化旅游脱贫工程,通过开展文化技能培训,先后举办腰鼓、民歌、剪纸、绘画、曲艺、刺绣等培训班50多期,免费培训贫困群众2600多名。依托励志艺术团、鼓艺文化等文化演出公司,优先安排贫困群众参与外出表演,年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截至目前,全区直接带动贫困群众1100人,间接带动贫困群众3200多人,年人均增收8200元以上。

  文化让雄厚的陕北高原更加生动灿烂,自带春的气息、星的光环。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延安人民用文化的力量鼓舞斗志,用文化的方式滋润心田,用文化的力量创造出美好生活。

  宜川县在社区、乡镇、农村,对群众进行胸鼓培训和辅导,积极组织胸鼓演出。宜川胸鼓不仅“”到了全国许多城市,还“”出了国门。

  “唢呐之乡”子长县唢呐班几乎遍布各行政村,唢呐演奏从村落自由吹奏发展为舞台表演,成为扶志扶智的重要文化方式。

  黄龙县文化馆组建的新时代“文艺扶贫轻骑兵小分队”,仅2019年上半年就开展活动20余次,提振了贫困群众脱贫精气神。2014年解决11户贫困家庭子女就业问题,安排9名贫困群众学习“黄龙根艺”。

  延长县张家滩镇下盘石村具有200多年的办学历史,从20世纪30年代村里出了第一个大学生至今,这个只有100多户人的小山村,已走出130多名中专以上的毕业生,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7人、大学本科学历的65人。

  洛川县图书馆把流动图书车开进石头镇、土基镇、旧县镇、槐柏镇,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免费发放图书,吸引1500余人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舞出力量,剪出梦想,唱出情怀,画出追求……群众用文化滋养心田、积蓄力量,浇灌出朵朵生活“幸福花”。

   记录伟大时代创造的伟大奇迹

  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1918年,鲁迅在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严厉质问。

  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文艺工作者之历史担当。近年来,延安市文联积极探索文艺扶贫新模式,充分发挥各协会人才优势,通过开展“深入生活、送欢乐下基层”义写、义演等创作采风活动,为贫困地区群众送去丰富的精神食粮。

  2019年,注定载入延安史册: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延安退耕还林20年春华秋实,延安告别绝对贫困。

  一个个作家采风团整装待发,他们要记录伟大时代创造的伟大奇迹。

  “在每一个值得记录的章节,都会活跃着一些冷静卓远的思想者,是他们的种种不甘与超前,推动了人类社会一步步向前。”延安市作协主席霍爱英的任务,就是要带领全市500多名作家,深入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创作出有筋骨、有温度的新时代文艺作品。

  4月22日,延安市作协组织39名作家、24名记者走进全市13个县区,深入退耕还林主战场挖掘和记录延安由“”变“绿”的历史巨变。

  8月18日至2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知名中国作家走进延安,深入宝塔区、安塞区、延川县、延长县、洛川县、富县、吴起县等地,《延安的颜色》《摘苹果的时候》《果实》等26篇作品在《延安文学》专刊结集出版。

  10月28日至11月3日,19名本土实力作家“金秋果乡行”走进6个县区,了解苹果产业后整理带动群众致富,以深入的思考呈现脱贫攻坚成果。

  苹果树下、大棚地里、搬迁新居中,绽放的一张张幸福笑脸,书写的是人民的伟大实践,记录的是时代的进步。

  深厚的历史文化、光辉灿烂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黄土风情文化,已浸润于225万名延安人心中,根植于心的文化自信激发出革命圣地儿女致富奔小康的磅礴力量,一直向前。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