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从你门前过

24.04.2015  13:28

原本还想让这个标题再长一些,续上后一半——“大家一起看火炬。”当然,在这个时间点上,所说的圣火取自雅典,传遍英伦,奥运真的要来了。我喜欢伦敦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口号,“火炬从你门前过”。5月19日,圣火登陆英伦,随即开始8000英里的旅程,穿越1018个“社区”,所谓“社区”就是专指城镇、村落和街道,伦敦奥组委会自豪地宣称,95%英国人的居住地将距离火炬传递线不超过10英里,理论上驱车20分钟就能被奥林匹克点燃。

北京之后,奥林匹克暂无全球火炬传递的宏愿,国际奥委会变得小心翼翼起来。英国人的慢热性格连他们自己也不回避,若想掀起奥运热潮,只有期待圣火来点燃了。在圣火抵达英伦前倒数两个月的时候,奥组委正式发布了至为详尽的火炬传递路线图,几时几刻跑过哪条街道,都能从网上查询出来,相信很多英国人开始真切期待了。70天里,8000名火炬手将跨越8000英里,已经参加过两届奥运会火炬手选拔活动的我,始终在内心之中问自己,到底什么人可以成为火炬手,这个最普通也最特殊的奥运角色。我见过声名显赫的火炬手,也见过身怀绝技的,也陪着含辛茹苦的掉过眼泪,需要两相比较做出决断时,总会踟蹰不定。

总得有个标准,即使不是选先进,也得有个价值指向。伦敦人是这么表达的:具有社区精神、勇气和体育勇气决心的人最具有资格。“社区”,一个陌生的常用词,极易被我们用更为宽广概念的词语替代。名单一出,英国报纸的解读很有意思,先说说《泰晤士报》吧。记者导语中写到:“英国目前年纪最大的全职消防员、生机勃勃的82岁跑者以及一位热爱体育的年轻残疾人入选火距手行列。”顺便还强调了一句,大多数火炬手服务公众,拥有勇气,热心为社区贡献,听起来好像是我们熟悉的好人好事。

让我们有机会认识一下导语里写到的这三位火炬手吧。全职消防员叫斯泰尔斯,63岁,来自一个小地方赖盖特,奥运会期间将全天备勤。当电话中被告知传递圣火时,斯泰尔斯错愕良久。当地市政厅的官员接受采访时显现出了极高的政策水平,盛赞消防员的形象伟大,不惜生命保护大众,也只有传递圣火的契机,才能回报他们有机会荣耀地代表英国。斯泰尔斯绝不仅仅源自职业的特殊性,1997年,与他生活在一起26年的妻子因癌症去世。15年间,斯泰尔斯为了悼念亡妻,与消防局的战友们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为当地的癌症康复中心募捐,总计达到4万英镑。

伦敦火炬手的选拔提倡推荐制,社区居民写信推荐身边的公民楷模。居住在斯托克港的一干群众在一封推荐信里写道:“生机盎然的82岁,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他持续不断地为社区生活做多重贡献,从不懈怠。”这不是感动英国的颁奖词,这是500名跑者对于一位82岁老者伍德的平实表述。1977年,47岁的伍德创办了名叫格洛索普的慢跑赛,35年间,这个微型赛事已经为各种类型慈善公益募捐18万英镑。虽然已经82岁,伍德老先生至今还在一家养老院里每周工作5天,据说有8项常规工作等待他完成。不仅悉心经营自己的慈善赛,伍德还常年热心于4个马拉松赛、7个半程马拉松赛、一个跳伞比赛和一项在火热煤矿中奔跑的比赛,以上这些赛事都有一个目标,那就为慈善募捐。

热爱体育的年轻残疾人”是指20岁的瑞贝卡·凌,因为2006年一次失败的脊椎手术,她在余生中将不能再站起来,终日栖身在轮椅中,呼吸还要靠一个透明纤细的氧气管。推荐人的信想必很长的,报纸上引用了很多段落,瑞贝卡高位瘫痪,但依旧满怀兴趣地用嘴含着画笔作画,身边的人时常可以听到她的笑声和歌声。瑞贝卡没有放充校园生活,在学校里选修了喜剧、音乐和烹饪课,她艰难地学会了自己操作轮椅,甚至参加了南部的舞蹈大赛,虽然她的舞蹈不过是让轮椅旋转起来,但所有人记住的是瑞贝卡绽放的笑容。

还可以讲出太多的火炬手故事,至少《泰晤士报》没有吝惜自己的版面。《卫报》没有铺陈开,只是在一篇专稿中特别提及了一位年仅14岁的小男孩火炬手,《杰尼·汤姆林森的儿子将怀揣她的记忆高举起奥运火炬》。第一时间,面对杰尼·汤姆林森的名字,我一片茫然,继续读下去才知道了,这位2007年去世,享年43岁的女士原来一直用奔跑来激励众人投身慈善事业,典型的“感动英国式的大人物”。杰尼原本是一位英国公共医疗体制下的的反射线技师,发现得了癌症之后,她没有听从医学专家们的劝告在家休养,而是毅然开始了自己短暂但是全心投入的慈善人生。杰尼人生的最后6年中,癌症转移至全身,但她参加了三次伦敦马拉松赛、两次伦敦铁人三项赛、一次纽约马拉松赛,两度骑自行车穿越英国和美国,总共募集善款185万英镑。她去世后,以她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将善款目标定为500万英镑,至今仍在艰苦努力之中。2004年奥运会前,杰尼获得了在雅典当地传递圣火的机会,8年过去,她的儿子加入了火炬手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