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探访“灯笼村” 曾经的“西安名片”如今处境尴尬

14.02.2018  19:24

       传统灯笼利润已经很微薄本报记者李宗华摄

       现在已经很少有小孩玩灯笼了     本报记者李宗华摄

  春节即将来临,很多年货市场上,各式灯笼迎来了产销旺季。随着西安市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灯笼无疑成为营造新年气氛的重要饰品。在西安,提起花灯,很多人都会想到素有“灯笼村”之称的三兆村,灯笼作为传统工艺品被代代相传。

  过去,村里几乎家家户户做灯笼。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曾经辉煌的灯笼村里仅剩下为数不多的做灯人在维持着老手艺。如何让传统手艺后继有人?昔日的“灯笼村”又面临哪些困惑?近日,三秦都市报记者前往探访。

   这里的灯笼曾经是“西安名片

  中国的灯笼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中期。公元前65年,汉宣帝将现今曲江池东南的一块地方选定为陵墓地(即今杜陵),并迁徙了许多达官贵人在该地居住。而汉代就有了元宵节,从皇宫到平民家中,都要悬挂花灯以示喜庆。自此,三兆村一带就有人以制作花灯为生。三兆村的灯笼曾经是一张远近闻名的“西安名片”。

  2月8日,记者来到了三兆村,还没到村口,远远就看到路边摆满了五彩斑斓的花灯摊,买花灯的人中不少是奔着这里的名气来的。

  走进三兆村记者看到,不少村民家门口挂着出售灯笼的广告,各家门口悬挂的大型红灯笼很是抢眼。在一家灯笼制作厂房里,工人们正在抓紧赶制。村里多是家庭作坊式经营,靠自家的院落和门前的狭窄空地开办宫灯厂。别看门面小,但生意还不错。一位花灯摊的女老板告诉记者,在西安三兆村,做灯笼的村民每户至少年产5万到10万个,规模大的可以达到30万到50万个。

  月销售达5万多个 但利润太薄

  在三兆村,记者见到了68岁的呼更柱老人,他和老伴正在家整理准备发货的大灯笼。老两口和儿子、儿媳一年四季都在做灯,一年下来,大大小小的灯笼要做5万个。老人指了指一间库房内2米大的灯笼,很是无奈地摇摇头:2米的大灯笼批发只卖100多元钱,做这样一个灯笼得花两天时间。现在啥都涨价了,可这灯笼还是10年前的价。”

  呼更柱老人六七岁就帮着父母糊灯笼,12岁就独自一人去都城隍庙买做灯笼的材料。原先三兆村几乎家家户户做灯笼,现在村里1000多户人家,像呼更柱家那样做传统红灯笼的也就几家。儿子14岁时就与他和妻子一起到外省做灯笼,足迹遍及江西、安徽、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地,连着12个春节都是在外地过的。一年在外做三四个月灯笼,能收入1万来元。“如今做灯笼是个苦差事,还不挣钱,一个小一点的灯笼批发价只有1元利润,看着稍微精致一点的灯笼,就是零售价利润也不到10元,更别提批发了。”老人说,做灯笼挣不了大钱,但也没有太多的风险,今年卖不完的灯笼明年可以继续卖。现在村里制作传统灯笼的人越来越少,就只剩下几家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三兆村周边的村庄都已拆迁改造,渐渐地很多村民都放弃了制作灯笼。另外,传统灯笼主要靠走量,利润低,收入还不如出外打工挣得多,制作传统灯笼的人也寥寥无几,不少人都开始做大型花灯,寻找新出路。原来全村95%的人家都会做灯笼,而现在,仅有30%的人靠做灯笼谋生。

   缺少组织 难以形成产业化

  目前,三兆村所制作的灯笼远销各地,但主要集中在西安周边城市,延安、榆林的客户也比较多。由于技术过硬,西安街头节日期间所用灯笼,相当一部分都来自三兆村,但每年的西安城墙灯展、大唐芙蓉园灯展中,却几乎没有工艺灯出自这个村。家庭作坊式的制灯流程及创新能力缺乏等因素,令三兆村的灯笼在市场竞争中日渐式微。

  在村口做了17年灯笼的刘大妈说,自己的丈夫之前也去外地考察过,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屯头村,就有政府宣传的标语提示,“这里是河北最大的灯笼基地”,知名度自然就提高了。如今,外地灯笼已有了印花、烫金、刺绣等创意,并将灯笼制作的工艺流程拆分,形成产业化链条,降低了成本。面对这一变化,还沿用一家一户小作坊经营的“灯笼村”,就明显“落伍”了。

  如今传统的手工灯难觅,各种带有声控音乐、能“”能动的新型电子灯种类繁多,“灯笼村”的小孩也叫大人去买电子灯笼玩。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现在过年过节时打灯笼的少了,纸糊的灯笼也多被各种造型的塑料灯笼取代,灯笼里用的蜡烛也换成了电池、灯泡。村里不少老人认为,虽然灯笼这一传统物种不会消失,但其原汁原味的文化却日渐被人们淡忘。小灯笼载着千年民俗,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关注这一产业兴衰,出台举措将其很好地组织起来,使这一传统产业更好地传承下去,重现辉煌。本报记者谢斌

编辑: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