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广播评论:乡村旅游如何做大作强?

06.03.2015  15:54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广播评论《今日点击》)今年春节期间,陕西各地的乡村游都相当火爆,体验小时候过节的感觉,在民俗中了解传统文化和礼仪也成了很多人选择乡村游的一大理由。今天的节目将再次带您领略乡村游的魅力。

    传统文化和商业如何实现完美结合?乡村旅游怎样合理规划,做大作强?《观点面对面》,两位专业人士将畅谈他们的所思所想。

    做客直播间的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杜跃平和长安大学资源学院旅游系主任丁华。

    主持人:我们先来听听高陵徐女士发自内心的感慨:

    高陵听众徐女士:我平常只要有空就挺喜欢去一些乡村旅游景点的,咱们陕西从陕南到关中,再到陕北,这方面的资源都很丰富,一上网搜到处都有,但都是自成一体,互不联系。我一直有个想法:能不能把咱们陕西所有的乡村旅游景点拢在一起,弄一个专门的“陕西特色乡村游”线路呢?这不也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嘛!”

    主持人:咱的听众真的是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我们今天直播间请到的丁华教授是咱们陕西省乡村旅游规划项目负责人,我们想问问丁教授,陕西特色乡村游的线路图是否已经成型?请您给听众朋友介绍介绍咱们省目前乡村旅游的现状吧

    丁华:在经历了自主零散发展、数量激增,以及现在的规范引导后,陕西目前出现了很多有品牌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目前陕西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在人次和收入上每年的增长率都超过了30%,可以说是个很有希望的朝阳产业。

    主持人:丁教授介绍了我省乡村旅游的现状,杜教授是经济学专家,您给我们说说,乡村旅游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都有哪些呢?

    杜跃平: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加快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拉动消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另外就是能在体验中放松身心,获得幸福感,我自己也是乡村游的爱好者,我觉的乡村游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主持人:丁教授不仅是《陕西省十二五乡村旅游规划》项目负责人,也是《陕西省旅游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项目负责人。2014年,陕西省31个文化旅游名镇规划出炉。这个旅游镇发展规划的意义都有哪些呢,丁教授?

    丁华:我们发现,一些古镇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因素和切入点,我们从全省大概225个旅游镇中选出了31个,重点建设和规划,使乡村旅游发展能够有步骤、有计划进行,同时一开始就是高起点的。现实证明,这对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有引领和指导作用。

    主持人:说到旅游名镇,西安听众王女士也有话要说

    西安听众王女士:我认为乡村旅游最吸引大家的应该就是自然了,环境、吃食、游玩,一切都是原生态的,让人觉得放松、随意,回归自然。可是现在有很多旅游名镇的景点,商业色彩都比较浓厚,很多东西都是模式化的,哪儿哪儿都能看到,只是换了一个地方。我想问问专家,这样的做法还叫乡村旅游吗?

    主持人:杜教授,您认为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旅游文化名镇成为经济强镇,同时还能让广大游客不会觉得某旅游名镇“商业味儿”太浓?

    杜跃平:这种现象我也碰到过,乡村旅游是土地回归、心灵回归和传统文化的回归,因此我想,我们一定要注重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的保留,吃、住、游、购、娱都要围绕这个展开,要有特色和差异,这要的发展才能五彩缤纷、大放异彩。

    丁华: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投资者和建设者都要有这个理念,这样才能有持久魅力,否则游客肯定会越来越少。

    主持人:当前,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杜教授,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视角,您认为接下来咱们乡村旅游事业发展中需要做哪些调整?

    杜跃平:乡村游发展迅速,但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同质化等,还有就是经营管理者要提高素质和能力,因为未来游客要求会越来越高,我们的发展要从追求数量到质量上。同时要规避时间周期,要比较均衡地发展。

    主持人:丁教授可以说是咱们省乡村旅游的总设计师,未来,乡村旅游还要做哪些重点工作呢?

    丁华: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我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础设施建设更完善;第二,信息更公开透明,让更多人知晓,不要让大家一窝蜂拥到一个地方。

    主持人:听众朋友,按照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到2015年,全省将创建旅游名镇达到40个,旅游名村达到200个,乡村旅游总收入将达到120亿元。陕西乡村旅游也将逐渐从浅层“农家乐农家饭”转型发展为“上山下水体验乡村文化”。不可否认的是,通过这几年的发展,乡村游的确给地方经济带来了巨大收益,但如何实现乡村游可持续发展,摆脱目前特色不突出、旅游产品较少、盈利模式单一等困境,更是一道摆在地方政府和旅游经营者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主持人:勇军 编辑:李荇、姚静、梓涵、方明 节目主编:骆萍 监制:刘天鹏、史宝军 总 监 制:黄寿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