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广播评论:营造和谐消费环境

18.03.2015  12:38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广播评论《今日点击》)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期间,我们的记者兵分多路,对一些消费领域投诉和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消费者“挨宰”是谁的责任?鱼龙混杂的商品又该如何辨识?《点击回放》记者为你还原真相。

2014年我省消费投诉的大致情况如何?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政府、商家和消费者需要做怎样的努力和转变?今天的《观点面对面》,我省消协相关负责人和法律专家将做客直播间, 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建言献策。

近几年消费者的维权困惑集中在哪些领域?消费者如何用好手中的法律武器?一起走进今天的《观点面对面》。

好,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今天做客直播室的嘉宾:陕西省消费者协会法律与理论研究部主 任傅之秦,以及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专家王兴运。

今天节目给大家讲述了假冒土鸡蛋、箱装水果蔬菜加水增重和拖车费漫天要价等三个事件,我们先来听听热评听众的感受:

热评听众1:以前听过黑心商人往水果箱里装石头、水泥块的,给箱装蔬菜里装瓶装水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些人心也太黑了吧,想钱都想疯了,不管不顾的,昧着良心欺骗消费者,挣黑心钱。这种没底线的做法还是监管不严,如果发现一起,能从重处罚,看谁还敢这么做。

热评听众2:车辆救援漫天要价这事,一部分责任也在车主,当时就应该和拖车司机商量好价钱,避免以后的纠纷。再说,这停车场和拖车公司也仗着自己做的“独门”生意,才敢无视相关规定,狮子大开口。建议相关部门更应该对救援拖车这个特殊行业在已有规定的前提下,加强管理,加大监督,使整个行业运行更佳规范。

两位嘉宾,对报道中的三个事件你们都有哪些感受?节目中消费者权益受损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傅主任:这三个事件说明,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还时有发生,在某些方面表现的还比较严重。消费维权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监管监督力度,加大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去年10月,省消协成立了专家指导委员会和消费维权志愿者律师团,就是为了动员社会力量从法治和专业角度加大监督处理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力度,更加有效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王老师:消费者权不管是在商品消费领域,还是在服务接受领域都极易受到损害,可以说是防不胜防。在这些诸多的伤害消费者权益事件中,消费者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最容易受到损害。

很多消费者都会在维权问题上困惑,像很多人买到与实际重量不符的水果、蔬菜因为怕麻烦或者其他原因就自认倒霉,这也在无形中助长了不良商家的不法行为,如何转变消费者的维权理念?两位嘉宾请谈谈你们的观点。

傅主任:应当进一步做好消费宣传、消费教育工作,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维权的理念由事后投诉向事前防范转变,使消费者勇于维权,善于维权。省消协在今年2月,在饮料、葡萄酒、宝玉石、金融、保险、汽车服务、家居建材以及商业零售等17个行业建立了消费教育示范基地,经常开展一些消费知识方面的讲座和体验活动,就是为了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王老师:应当使消费者明白忍气吞声的不维权,既会使更多的、潜在的消费者受到伤害,也会使自己再次受到伤害;同时,让消费者明白,积极维权、努力维权,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点补偿,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诚信、公平的交易环境,自己的消费会更放心、更舒心、更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