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成功突破内燃机低碳燃烧基础理论 - 该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内燃机节能减排
29.02.2016 18:42
本文来源: 科技厅
2016年2月28日《陕西日报》第一版
本报讯(记者 张梅 通讯员 张玥)记者刚刚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黄佐华教授因其在内燃机低碳燃料技术研究上的突出贡献,成为能源领域国际权威期刊Fuel创刊以来首位由中国学者担任的主编。黄佐华教授团队坚持十余年,在国际上率先形成了完整的内燃机低碳燃料燃烧过程调控的理论体系及方法,实现了低碳燃料的清洁高效燃烧,并成功应用于内燃机节能减排。
气候变暖、发展中国家城市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是当前世界环境面临的重要考验。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石油等能源的燃烧密切相关。因此,内燃机的低碳清洁高效燃烧至关重要。黄佐华教授团队坚持十余年,系统深入地开展了内燃机低碳燃料的燃烧理论及调控方法研究,形成了完整的低碳燃料燃烧过程调控理论体系及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内燃机燃烧过程调控,实现了内燃机的高效低污染燃烧。例如,天然气掺氢20%的发动机,在25%废气再循环率时,氮氧化物排放降低85%~90%,热效率提高15%;柴油补氧在氧含量10%的条件下,颗粒物排放降低40%,热效率提高8%。因其重要的突破和显著成效,团队完成的“内燃机低碳燃料的互补燃烧调控理论及方法”项目荣获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传统内燃机燃烧控制理论,很难通过对燃烧过程的主动调控实现高效清洁燃烧。黄佐华团队另辟蹊径,从内燃机的基础燃烧理论研究入手,从机理上研究内燃机燃烧过程,使内燃机的调控优化具有针对性,取得了内燃机燃料低碳化和燃烧过程调控理论的国际性创新和突破。研究所获得燃烧基础数据已被国际上广泛用于燃料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的验证和发展中。黄佐华教授也因此入选美国汤森路透集团“2015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成为我国燃烧学领域唯一入选学者。
本文来源: 科技厅
29.02.2016 18:42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西安光机所有效载荷首次参与空间站科学实验
2022年10月31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