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防排爆民警20分钟徒手拆完炸弹

08.03.2015  01:38
QQ截图20150307031442 - 古汉台
来源: i1.tobei.cn

梁双庆在同事的帮助穿上防爆服

梁双庆被这套80斤重的防爆服裹得严严实实。“可别小看,这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声音从头盔中传出来,他匍匐着身子,慢慢靠近“炸弹”。

防爆服配有通讯照明降温系统

炸弹”其实只是道具——今年3月,西安公安第三季主题海报开拍(本报3月3日曾作报道),昨天拍摄的是防排爆民警,记者前往现场探秘,还见到了传说中的“排爆神器”机器人。

梁双庆和炸弹打了20年交道,算得上真正的“拆弹专家”。1995年,他军校学的是地雷爆破专业,当兵进了爆破队伍,2006年成为防排爆警察,“我亲身经历的排爆现场,起码在二三十次,”防爆服很厚,稍微穿一会儿,他的额头就渗出了汗。

这是世界顶级的防爆服,产自加拿大,由特殊复合材料制成,胸前、背后是加强纤维,坚硬无比,具有防爆、防炸、防弹功能。同时配有通讯、照明和降温系统,可防护爆炸产生的伤害和有毒气体。

当然,穿上防爆服,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西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危爆物品管理科科长廖林伟负责现场协调,“再尖端的器材设备都是偏向于精密性,代替不了人的思维和判断力,所以,民警的素质和经验是最重要的。

排爆先学炸弹原理

炸弹”离梁双庆越来越近,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前面,身子越挪越慢,现场的人屏住呼吸,谁都不敢大声说话。

这也是一个防排爆警察要具备的素质。用他的话讲,要通过目测,判断炸弹的类型,从而分析出内部结构。这不仅需要化工、电子、机械常识,更重要的是经验。

梁双庆显然具备这样的经验。去年,警方接警称,临潼一家商场门口发现了疑似爆炸物,梁双庆赶到后,通过对爆炸物的现场分析,发现这应该是黑火药和汽油制作而成,并有定时装置,属于定时炸弹,“持续了20多分钟,我徒手把这个炸弹拆了,最后转移到防爆罐。

为了能更具针对性,防排爆警察需要学习各类炸弹的原理,学会如何制爆、拆爆。随着 科技 发展,各式新式炸弹不断出现,比如声控、光控和感应炸弹,这对防排爆警察提出更高要求。

排爆机器人“双臂”配水炮枪

轮到排爆机器人出场了,这可是个大家伙,靠着履带慢慢移动,前后机械手臂,可以自由旋转伸缩,像个坦克。

机器人靠遥控箱指挥,这是一个正方形的箱子,里面是各类指示灯和按钮。在梁双庆的操控下,机器人从一个45度的斜坡“下车”,拐了弯,伸出机械抓取臂。

机器人的“眼睛”可以将排爆现场的全方位图像传输到遥控箱的显示屏上,保证民警对现场环境全面掌握。在可疑物转移到安全处后,民警用X射线检测装置对可疑物进行检查扫描,可以帮助确认可疑物的内部结构。

廖林伟科长告诉记者,西安市目前有两台机器人,可以站立、爬楼梯,不仅可以将爆炸物转移,还可以利用安装在“双臂”的水炮枪,用水流的冲击力将物品分解,甚至可以直接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