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18年 为爱书人寻找难忘记忆 书屋成了他的另一个“家”

12.06.2017  00:11
核心提示: 18年前,33岁的他,经营了一家30余平米旧书屋,虽然都是旧书,但是品种丰富,每天能卖400多元的杂志和书籍。而如今来书屋的人越来越少,已经51岁的他却仍很享受一生与书为伴,结识爱书之人的乐趣。

18年前,33岁的他,经营了一家30余平米旧书屋,虽然都是旧书,但是品种丰富,每天能卖400多元的杂志和书籍。而如今来书屋的人越来越少,已经51岁的他却仍很享受一生与书为伴,结识爱书之人的乐趣。

书屋成为另一个家

6月10日上午10时,熙熙攘攘的人流让阎良新世纪购物广场显得热闹非凡。今年51岁的长孙民县在步行街二楼经营的“大众书屋”却“冷清无比”。

30余平米的小房子里,除了一张小床,架子上、地上分类堆满了5万多册各类旧书。“这个书屋是1999年办的!”个头不高,略显清瘦,长孙民县说起话来显得很儒雅。尽管只有初中学历,但他很喜欢读书,没事的时候,就坐在这些弥漫着墨香的书堆里看书。

书屋起初创办时,《读者》《知音》等旧杂志是青年人的最爱,有人在书屋一呆就是大半天。虽然都是旧书,但品种丰富,价格便宜,生意最好的时候,长孙民县每天能卖400多元。前几年,小女儿还来帮忙,但生意不好,孩子又不愿守着这个寂寞的地方,再加上家在咸阳,妻子要在老家看孙子,所以这个“大众书屋”很多时候都是长孙民县一个人在经营,准确地说,这个地方也是他的另一个家。

长年累月“淘”好书

为了防潮,堆在地上的书籍都是被架起来的。满屋子的书都是长孙民县长年累月“淘”下来的,在他的手机上,有十几位收废品老板的电话,每次在小区里收到了旧书,就第一个给长孙民县打电话,而这对长孙民县来说,也是最开心的时候。

很多珍贵的旧书在书店里已经买不到了,对于爱好藏书的人来说,“大众书屋”也是他们搜集心爱旧书最便捷的地方。“我前段时间还给一个读者淘了一套精美的小人书呢!”长孙民县说,这对很多60后和70后的人来说,都是一种难忘的记忆。“昨天还有读者,专门从我这里买走了一套中医杂志。”

读者爱书,长孙民县就去找书,这一坚持就是18年,很多读者也因此和他成了最好的朋友,每次淘到好书,长孙民县就会发微信通知“书友”,“书友”们也都会前来关顾他的生意。

会坚持经营这个书屋

聊到兴致处,长孙民县开始展示他收藏的珍贵的旧书。从最古老的清版民版线装书,到竖排文字的各类选集;从繁体字的古代小说,到市面上很少见到的1964年5卷《毛泽东选集》……

长孙民县告诉记者,在书店里20多元的书,在他的“大众书屋”售价不会超过5元,加上看书的人这几年也不是很多,所以书屋基本上没什么利润可言。但他舍不得这里,毕竟这也是在传播一种文化。他不在乎挣钱的多少,每天能淘到好书给读者,就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这种开心也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习惯”。

“下一步我会继续坚持经营这个书屋,尽管电子时代网络阅读对书屋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长孙民县说,毕竟这里是爱书人以诚相待的地方。

冯长涛 本报记者 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