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父母早教误区调查:只选贵的 不选对的

05.03.2015  15:08

  近日, 一项名为“早教认识误区对家庭教育的影响”的调查公布结果,该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80后”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超常儿童,最好是神童。一时间,幼儿版MBA、国外挂牌早教机构等等各种噱头让家长看得眼花缭乱,昂贵的价格也让他们瞠目结舌。200元一节课的早教课是忽悠人还是确实有效?年轻家长在孩子的早教问题上理念是否正确?对此,我们通过调查数十位“80后”年轻父母,归纳整理出一些有共性的早教误区。

  只选贵的,不选对的

  “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这样的消费理念,同样发生在年轻父母给孩子选择早教机构上。杭州的小宝妈给孩子选了8000多元一个月的早教课程,平均算下来一节课就要200元。“第一次去体验时,就觉得那边的环境非常好,服务也好,不过上了一个月,便发现了问题。

  “那个早教机构没有室外场地,小孩子都是在室内学习或者玩耍。而且,我家宝宝两岁半了,本来说话挺流利的,可上了一个月的英语课,说话反应变慢了。母语和英语混杂在一起,我感觉不对劲,就停止了。”小宝妈一脸后悔地说。

  据很多家长反映,一些高档的早教机构,室内环境明显好于价格低的,而且服务也殷勤,可是这些机构一般照抄国外的育儿课程,有时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孩子。

  对此,很多早教专家提醒家长:三周岁以下的小孩其实并不适合学英语,严重的会引起语言选择性障碍,影响母语的正常巩固。而且,如果一个早教机构没有操场,一天到晚在一个大厦里吹空调,没有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对孩子也很不利。因为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接触自然界的光线、空气和水,空气浴,阳光浴,水浴,三种自然浴是对宝贝成长最有利的。

  仅图便利,忽视自我学习

  麦麦妈是个全职太太,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孩子刚出生就让保姆带着。孩子长到两岁,她发现家附近开了一家国外品牌的早教机构,带着孩子体验了一把,然后决定把孩子送到那里上课。据麦麦妈介绍,她之所以这样做,除了让孩子能如早教机构承诺的那样比别的孩子更优秀,还想着让自己更省事一些。

  “一些家长会觉得把宝宝交给早教机构,自己就高枕无忧了,其实恰恰相反。要想提高育儿水平,家长就得花更多的心思自我学习育儿知识,因为只有自己有足够的育儿理念,才能有正确判断。”经验丰富的冬冬爸说。

  过高期望,忽略性格培养

  在育儿方面,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切合实际的高期望值。他们将孩子的早期教育简化为早期的智力开发,把一些超前的背诵、计算、识字等知识灌输给孩子,这也被一些家长作为孩子聪明与否的评判标准。

  幼儿的健康成长所需要的不仅是识字、计算,还有怎样做人、怎样与人相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是幼儿更加需要的。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生活是最好的学习内容。

  完全放手,父母角色缺失

  很多妈妈在休完产假后,就回单位上班了。于是,年幼的孩子只能托付给老人和保姆,在进入幼儿园前,所受到的教育是不正规和不科学的。因为很多老人对孩子往往溺爱有加,凡事以包办代替为主,导致其缺乏生活能力,生活范围的局限性导致其在入园后显示出缺乏社交能力、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游戏的现象。

  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的言行和榜样力量在日后是任何一位好老师、好学校都无法代替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早教老师,因而父母一定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早教中来,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季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