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市低迷 市民吃肉不再“斤斤计较”

07.02.2015  21:02
核心提示: 红烧肉、油炸丸子、猪肉水饺、回锅肉……年节的脚步日渐临近,餐桌上以猪肉为主角的美食不可或缺。按照惯例,往年春节前都是生猪的旺销季,然而,今年的行情延续持续低迷的态势,面对猪周期,有行业内人士坦言,受成本上升、消费不振等多重因素影响,未来猪市将进入微利时代。 

三秦都市报 - 三秦网 讯(记者  张维)红烧肉、油炸丸子、猪肉水饺、回锅肉……年节的脚步日渐临近,餐桌上以猪肉为主角的美食不可或缺。按照惯例,往年春节前都是生猪的旺销季,然而,今年的行情延续持续低迷的态势,面对猪周期,有行业内人士坦言,受成本上升、消费不振等多重因素影响,未来猪市将进入微利时代。 

餐桌猪肉唱主角    市民吃肉不再“斤斤计较”

“不到10天就过春节了,只要天气好,吃的价格估计不会涨的太离谱,说不定到时候还更便宜,像猪肉价格现在每斤11元左右,变化不大”。昨日适逢周末,家住白家口的市民何师傅和几个邻居探讨着年前的物价。他的邻居高贤惠说,现在虽然餐桌日益丰富,猪肉吃得少了,但在餐桌上丰盛的菜品中依然占大头。说起猪肉价格变动,她深有感触地说,猪肉价格下降不会多吃,价格上涨也不能少吃。采访中,一些市民认为,前些年,还会趁肉价低的时候囤一些。如今虽然也比较关注猪肉价格,但不像以前那么“斤斤计较”了。

冬季雨雪较少运输便利            猪源减少但猪价没涨   

记者走访发现,随着高校陆续开始放假,对猪肉、鸡蛋的需求有所下降,进入2月份,猪肉价格小幅走低。猪后腿肉每斤售价11元左右,前腿猪肉价格每斤10.60元左右,肋条猪肉相比之下价格最高,每斤售价12元左右。而一些品牌猪肉的零售价格相对要高,但并没有阻挡住市民对猪肉消费的热情。“今年冬季雨雪较少,长途运输更为便利,生猪调运频繁,因此常出现猪源减少但猪价并没有上涨。”在大兴西路蔬菜市场以卖猪肉为生的郭师傅说,现在节庆消费提振作用已经变得有限,日常猪肉消费也比较平稳,主要原因是市民的饮食习惯和观念发生了改变,肉类消费更加趋于多样化,水产品、禽蛋等替代消费在不断加强,因此,市场猪肉价格涨幅乏力。         

生猪养殖处于盈亏边缘    市场进入调整期

记者了解到,去年全年我省生猪价格持续低迷,本属猪肉消费旺季的一季度、四季度,生猪价格反倒同比大幅下滑。一至四季度,养殖户出售生猪平均价格每公斤分别为13.4元、11.7元、14.0元和13.2元,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5.9%、9.1%、6.3%和14.7%。据国家统计局 陕西 调查总队调查,目前我省生猪养殖平均成本为13元/公斤左右,  生猪养殖处于盈亏平衡线边缘。

另外,生猪补栏情况差于上年同期,但呈现逐渐好转态势。去年一至三季度,仔猪期末存栏比重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4.2  、2.1和0.5个百分点,四季度末,仔猪存栏比重与上年同期持平。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仔猪价格持续走低,四季度养殖户出售仔猪平均价格仅为21.0元/公斤,较上年同期下降28.1%。

生猪存栏量略减,市场进入调整期。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末,全省生猪存栏  879.4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2.1%。全年生猪出栏1231.4万头,比上年增长3.8%;猪肉产量91.8万吨,增长3.9%。

节前猪价仍承压    继续弱势可能性大

一位长期从事生猪养殖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进入2月份以来,西北地区猪价整体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跌,陕西猪价也出现了大幅下跌,下跌幅度在0.4-0.5元/斤左右,昨日规模猪场主流出栏价格为6.0-6.2元/斤。“猪周期不是消费者叫苦就是饲养者叫苦,站在养殖户的角度,成本上升、消费不振这些多重因素都影响生猪正常生产,未来猪市进入微利时代,所以猪肉价格大涨行情应该渐行渐远。”他说,按照以往的经验,肉贵猪贱,猪肉零售价格易涨难跌,这与城市生活成本不断走高、摊主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有关。

纵观全国猪市,生猪价格下跌省份达20余省,并且跌幅有加大之势。目前春运已经开启,务工人员分批返乡,一、二线城市猪肉集中消费力度有所减弱,屠宰场应势下调收购力度。目前终端消费持续平淡,各方面因素都表现利空。春节前猪价仍旧承压,继续弱势的可能性大。

不过,有调查认为,近几年,全国生猪生产能力显著扩张,猪肉产量连年增长,产能过剩情况加剧,由此导致  2014年生猪市场行情低迷。目前,全国生猪生产进入调整期,生产规模的缩小对于缓解供需矛盾具有积极意义。2014年,我省生猪存栏虽有减少,但基本稳定,且补栏情况呈现逐步好转迹象;2015年,全国生猪市场行情有望好转,我省生猪生产形势整体也有望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