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真爱:记献血救人的西京学院好学生王磊

09.06.2015  09:43
            西京学院会计1206班学生王磊,因是RH阴性稀有血型,大学期间多次参加义务献血和血小板捐献活动,近日,一封来自白血病患者家属的感谢信让大家再一次被他的事迹深深打动。

西京学院学生王磊讲述他三年以来的献血故事
              2015年6月1日,该院开展“义务献血,无尚光荣”宣传活动,号召该院学生学习王磊同学优秀事迹,让更多大学生了解到助人于危难之中的大爱无私,将该院学生的正能量广为传播。

西京学院会计1206班10名参加过献血的学生共同倡导无偿 

这次去献血,事情发生的非常紧急,先是同班的一位同学发现网络上有一条父亲病危急需RH阴性血的求救信息,于是,会计1206班的几位同学想方设法、几经周折和患者的女儿取得了联系,得知患者在宝鸡市一所医院住院,当时血小板数量已急剧减缩到1个单位,属于病危,当时王磊正在参加网中网财务决策大赛,但是在生命高于一切面前,他当机立断向老师请假去往宝鸡献血。5月19日早上8点在医院见到病人家属,经血检得知自己的血小板可以捐献两次治疗,但考虑到病人的情况,他就多捐了一份。事后,王磊在和病人家属的交谈中得知病人是扶风人,他猜测没有转院去西安治疗应该是家中并不宽裕,于是婉言拒绝了吃饭的邀请而匆匆离开。
            王磊的抽屉里有好几本无偿献血证,都是在上大学以后一次次捐献所得。王磊说,大一军训时,西安中心血站的义务献血车来学校采集血液,当时作为班长的他号召同学们积极响应的同时他带头参加了献血活动,随后,西安血站给他发来信息告知他是熊猫血,鼓励他继续参加义务献血。同年底,西安血站打来电话说有个病人做手术急需熊猫血,但他献血不到半年,不建议参加,看能不能介绍同血型的人救助病人,于是,王磊发动自己全家人去做血检,但只有他一个是熊猫血,这次的事情让他非常遗憾。2014年暑假,王磊的姑姑因病住院,虽然是普通血型,但当时医院库存告急,于是他的朋友、同学几个人都赶去献血,让他非常感动,最后姑姑的病情还是恶化了,可让他更深刻的感触到义务献血,救人于危难之时那份沉重的责任。大二那年义务献血车来学校,他又义不容辞地参加了捐献,一个月后,血站发来感谢信,说他的血液得到使用,救助了两位病人,同时介绍他参加血小板等很多血液捐助活动。就这样,一次一次,王磊用炙热的血液救助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的生命。


2014年“三下乡”活动中西京学院学生王磊(左一)带队到商洛市敬老院参加公益活动

            作为学生党员,献血救人只是他大学生活的一小部分,连续三年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担任队长,前往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南宽坪小学支教,为山区的孩子带去梦想与外面世界的精彩。去商洛市敬老院、商洛市儿童福利院、商洛市慧灵智障人士中心等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当然,班级活动也处处闪现着他的身影,2014年5月负责班级心理情景剧比赛,《双人舞》团队获得全校第一名,2014年12月协助辅导员王芳组织“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至诚社区过年”活动,负责场景搭建和背景视频采集,此活动在全院引起强烈反响。2015年5月,在“微笑活动,传递西京”活动中又负责了所有网络宣传信息采集整理,活动现场搭建等。还有很多很多,在同学们的眼里,他比大家的心理年龄要成熟,在辅导员的眼里,他是一个凡事付出不求回报,共产党员的觉悟在他的身上得以全面的体现的值得交心的朋友。             该院副主任李贺得知王磊献血救人于危难之时的事件后,高度肯定,并在全社区发起向王磊同学优秀事迹学习活动,号召全体大学生关爱他人,勇于乐于助人,做知礼有爱、敢于担当、勤奋阳光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责任编辑:徐绒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