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向玉树禅古寺图书馆捐赠书籍800余册

05.11.2015  18:26
            书香永存,惠泽后学。陕西师范大学农工党支部近期发动各方力量向青海玉树禅古寺图书馆捐赠书籍800余册。             2010年4月14日,在玉树7.1级大地震中,具有700多年历史的玉树藏传佛教禅古寺严重毁坏,其中供僧众开展文化研习的寺院图书馆损失惨重。经过历时5年的灾后重建,2015年8月15日寺院举办大经堂开光典礼,标志着重建工作的完成。经过有序整理的寺庙图书馆同时对僧众全面开放。为进一步丰富寺院图书馆馆藏,为震后重建的玉树当地僧众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寺院图书馆就馆藏欠缺的佛教(非经文类)、儒释道、自然科学、哲学、逻辑等类型的图书向社会各方人士发起征集募捐活动。             该校农工党支部得知此消息后,本着“支援灾区,奉献爱心,书香永存,惠泽后学”的目的,发动党员并通过党员向身边的教职工、朋友、社团等进行了广泛征集,共募集到涉及世界文明和中华文明史、国学经典、哲学、古典文学、散文、中医药学、心理学、禅学、逻辑学、现代企业管理以及西北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西北抗战历史与文化、西部遗存档案等多个类型的图书886册,打包邮寄至禅古寺,很好地弥补了禅古寺图书馆图书资源的空缺,丰富了玉树当地文化资源。活动也受到当地政府部门和寺院的高度肯定。 (责任编辑:徐绒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