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16.12.2014  14:50

  知行不一,古已有之,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就谈过这个问题。他认为,知行本是一体,不可分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

  人为什么会知行矛盾,说一套做一套呢?王阳明一语道破,“此己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人被私心杂念迷惑,背离了天理,才会知行不一。然而,人多为普通人,怎么会没有私欲呢?王阳明表示理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意思是人须用致知格物的功夫,战胜私欲恢复天理,如此,人心的良知就再无迷乱,知行方能合一。

  王阳明28岁考取进士,因得罪权贵贬至贵州,却在那里悟道,后被起用,平定宸濠之乱又受封赏,官至南赣巡抚。他精通儒、道、佛学说,不仅能文,而且能武,上马治军,平定叛乱,下马问学,卓成大家,集文韬武略于一身,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既“立德”、“立言”,又能“立功”之人。

  王阳明的才华,我们多数人不会有,他的运气和机缘,也非常人能得,可他“知行合一”的思想,却依然对今天的我们有启示意义。人之为人,正在于有良知、懂道德、明是非,一个人欲做高尚之人,即应秉持做人的理想,克服艰险践行良知。

  有人说,我不要做高尚的人,只想做一个平凡的人,与大家一样就行,平平淡淡才是福嘛。不错,我们都是凡人,我们都有父母妻小,我们担负着养家的责任,我们活在自己无法主导的环境中。生活教导我们要有起码的聪明,要识别风尚,要跟随时代潮流,要与大家步调一致。

  有些道理书本上讲得透彻,可万万不可在单位推行;有些常识人人都懂,人人打心眼里认同,可无法落实;有些见解和主张是我们经过多年思考及体验才获得的,可不能当众说出来。多年来我们就是这样过活的,多年来大家都平安无事。

  “知行合一”,到底有多难?其实,此事说难极难,说容易也容易,只在于我们明理悟道,不失本心,只在于抑制私心,约束物欲,只在于认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懂得让良知观照自己的言行,不盲从,不苟且,不为物役。

  并不需要惊天动地的行为,只需从一些小事做起。少开一天车,少抽几支烟,遛狗时带上小铲子废报纸,见到不喜欢的人远远躲开,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相信吧,小事一点点积累起来,也能促进社会走向进步。(吴小彬,文章摘自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