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科技工委中心组举办“大数据环境下认知学习问题研究”集体学习

19.02.2016  12:09

      2月18日下午,省委科技工委召开中心组学习会议,特邀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教授作了《大数据环境下认知学习问题研究》专题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卢建军主持学习。委厅领导、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
      郑庆华教授结合教育部和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破解大数据认知学习问题的三条途径:一是提高知识的传播效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大规模共享;二是建立面向主题的知识图谱和知识地图,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实现知识的可视化导航学习;三是实现碎片化知识的有机聚合,将物理上分布、形式上散乱但语义关联的碎片化知识聚合成“知识森林”,为用户提供“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知识导航学习。
      卢建军在学习总结中指出,“大数据环境下认知学习问题研究”讲清了什么是海量数据和由此产生的知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种变化给我们的学习方式带来了新的困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机关的中青年干部能够开展专业学习,在科技管理队伍中培养一批在某一个领域有一定研究深度的专业管理人员。下一步陕西要在大数据典型应用上树立示范,推动陕西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郑庆华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特聘学者,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教育部、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