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生态致富之门——平利县人大金沙河村扶贫侧记

05.06.2015  18:23

初夏时节,步入平利县长安镇金沙河村,400亩新建茶园长势喜人,竹苗、杨柳沿河而栽,一幅“柳叶随风扫地,竹海翻腾山间”的图景。

金 沙河村位于平利县长安镇东南19公里处,辖4个村民小组502人,2013年人均收入仅4000元,烤烟和外出务工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发展后劲严重不 足。2014年7月,平利县启动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县人大办、水利、妇联等包帮部门实施“制定规划分步实施”举措围绕生态做文章,在这个贫困落后的小山 村悄然掀起了一场变革。

茶进烟退 促进产业转型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过去,金沙河村农民发展烤烟产业,需要 大量砍伐林木、使用农药化肥,不仅破坏生态环境,经济效益也不高。如今,金沙河村被平利县列为森林禁伐区,更是县城第二饮用水源涵养区,大力发展生态高效 的茶饮产业,淘汰烤烟产业,顺应加强生态建设的新要求,走生态富民的路子,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期盼。

金沙河村究竟适不适合发展茶饮产 业?发展初期无收益的问题如何解决?”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对产业的发展心存担忧。为消除群众顾虑,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召开群众动员会议,多次深入到金沙河村 调研,察民情、访民意,寻找富民之策,与镇村及茶业部门考察该村的土质、气候,验证种植茶叶的可行性,挑选适合种植的茶叶品种,邀各路茶商赴实地考察,从 基地建设、茶叶加工到产品营销为该村提供“一条龙”服务。

4月,沿金沙河流域而上,400余亩新建茶园整齐划一,一次建成,160余万株金观音茶苗长势喜人,近百亩老茶园也即将改造完成。

植竹栽树 涵养优质水源

金沙河优质的水资源不仅滋养着当地农民,更被县政府定为县城第二饮用水源,保护好这笔生态财富,关乎平利县城及长安镇数万人饮水安全,是极为重要的民生大事。

前 些年,部分矿山企业、烤烟产业的发展对金沙河境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县人大办实地考察后,决定通过植竹栽柳,达到修复生态、涵养水源与景观 绿化的三重效应,并立即与林业、水利、国土等部门联系,编制林业发展规划,落实苗木栽植所需地块、进行勘察设计。到今年春末,23000株竹苗、2000余株柳苗、5000余株杉树苗栽满金沙河两岸,将与新建的茶园共同形成了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生态屏障。

4月12日,投资2000万元的县城第二饮用水源工程经过半个多月的调试,正式进入常规运行,金沙河安全、无污染的优质水源通过自来水管流到了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