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报社长杨讲生荣获陕西省十佳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

31.12.2015  10:03

  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的陕西省2014年度优秀新闻工作者暨陕西新闻奖评选近日揭晓,省人大常委会《民声报》报社长杨讲生等10名同志荣获陕西省十佳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
  杨讲生是具有硕士学位和编审职称(教授级)的我省新闻出版界专业技术管理干部,自1985年任记者以来,他先后10多次获全国新闻奖,30多次获省级新闻奖,50多次获市级新闻奖。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曾被电台派往战火纷飞的中越边境老山前线采访,发回了长篇配乐通讯《老山行》、录音通讯《炮火下的婚礼》、特写《黎明的枪声》等大量脍炙人口的战地报道;九十年代初,他又和同事一起为解救一个被拐卖的小姑娘专程到河南卧底,不惧危险,历尽坎坷,直到罪犯被抓,亲人团聚,由此采写的连续报道《救救这个被拐卖的小姑娘》获当年中国新闻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后来还以《新闻记者的“新闻”》为题对他的事迹进行了长篇报道;他不惧黑恶势力,不怕政府袒护,曾深入商户中间进行实地调查,揭开了某全国文明市场的一系列欺行霸市的内幕,《发生在全国文明市场的欺行霸市事件》发表后,黑恶势力向他发出死亡威胁,但他绝不退缩,用手中的笔继续揭露,直到黑势力被彻底清除出市场,正义战胜了邪恶为止;新世纪初,他曾只身一人深入某村采访,面对村霸的金钱诱惑和武力威胁,他仍无所畏惧,刚正不阿,采写的《三百多老人为什么被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文最终不仅为当地老百姓伸张了正义,还有效地推动了当年陕西省的地方换届选举工作,同时,由于该文荣获当年中国人大新闻奖一等奖榜首,他因此登上了人民大会堂代表所有获奖作者发言并接受副委员长的接见和颁奖;近年来他除主编人大的报、刊、网外,还著有《脚印》、《现代期刊经营初探》、《人大新闻讲授提纲》等图书,并先后主编出版了《迈向新世纪》、《聚焦盛会》、《代表风采》、《陕西人大历程》、《陕西十二五规划汇编》、《陕西人大媒介20年》(上下册)等十多部图书和画册,并多次担任中国人大新闻奖、陕西人大新闻奖评委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陕西代表团的新闻联络官,新华社曾以《陕西团新闻官杨讲生手机被打“爆”》为题作了报道。
  杨讲生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新闻记者,还是一位开拓进取的优秀媒体管理者。2001年人大报刊分家,他被组织任命为法治与社会杂志社社长。短短几年时间,他开拓进取,大胆改革,就使杂志社扭亏为盈,效益大幅增长,至2005年报刊合并时,杂志社效益、职工收入都是当时报社的二倍以上。他的管理经验被《今传媒》杂志以《一本杂志和它的三次售卖》为题在全国新闻界推广。2009年,他被组织任命为报刊社社长后,他克服重重困难,一手抓媒介质量,一手抓经济效益,不仅使报刊得到有效地整合,还先后接管了陕西电视台省人大记者站、陕西人大网和机关印刷厂,并创办了微信公众号,使报刊社整体工作又向前推进,到目前,我省人大报刊社整体规模、效益和质量在全国人大系统都位居前列。去年底,适逢人大制度60周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他所在的报刊社承担了知识竞赛、征文比赛、图片墙制作、纪念画册、电视专题片等任务,并亲自为《陕西日报》拟了100道人大知识竞赛题,亲自为陕西电视台三集电视专题片《走过六十年》撰写脚本,出色地完成了人大领导交办的政治任务。今年初,适逢陕西人大报刊创办20周年,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鉴于他突出的贡献,特地授予他“人大媒介特别奉献奖”荣誉称号。
  据悉,同时获得陕西省十佳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的其他9名同志是:渭南日报的雷水潮、铜川日报的张华、陕西日报的王罡和张立、西安晚报的李华、西安广播电视台的吴飏、陕西广播电视台的罗强和杨金荣、西部网的石克刚。
  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同时作出《决定》说,本次受表彰的10位同志,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全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们忠于党的新闻事业,忠于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不畏艰险,恪尽职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采编发表了大量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鼓舞人民意志的新闻佳作,《决定》号召全省新闻工作者和广大通讯员向这10名同志学习,为宣传和报道陕西再立新功。

 

      (范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