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手段提升治霾精准度

27.05.2019  10:40

西安日报 记者  马昭                                                                                 

我省“一市一策”精准治霾取得阶段性成果。那么,针对科技治霾,“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团队下一步还有哪些技术手段?记者就此采访了“一市一策”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曹军骥。

曹军骥表示,PM2.5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来源识别,只有对其来源有准确的认识,才能确定其污染程度,为污染减排、PM2.5质量控制提供定量依据。因此来源识别一直是、也将仍然是PM2.5研究的重要问题,这也是“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团队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目前,“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团队在关中开展的源解析工作按照时间尺度基本分为3类。首先是常态污染下颗粒物的来源,结合数学模型来分析关中各地市年度或者季节上的污染物来源问题,为制定长期颗粒物污染防治方案提供支撑;其次为针对特殊时期的源解析工作,比如重污染事件,为制定短期的防控措施服务,比如解析重污染天气下颗粒物污染的来源,为颗粒物重污染应急响应决策提供支撑。最后是在线源解析工作,对日内的污染物来源进行解析,开展快速源识别。

曹军骥表示,对城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来源进行深入研究,准确识别并定量主要污染来源的贡献,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曹军骥表示,下一步,“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工作组将加快各地市排放源清单工作编制进度、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方案。加强各地市的基础数据收集工作,结合二污普普查数据编修核实,尽快推进源排放清单中十大类污染源排放活动水平调查,核算九种污染物排放量,尽快完成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等,为模式模拟、效果后评估提供重要基础数据库。结合“一厂一策”工作,完善冬防期重污染天气应急方案的编制。

与此同时,采用先进技术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管力度,提升技防的精度。采用先进技术实时监测工业排放源、散乱污企业的排污状况,通过多种途径督促企业整改,切实落实重污染错峰生产和应急减排。针对重点区域、重点污染源开展先进小型化、网格化监测措施,利用智慧平台网格子站监测数据,发现问题及时督察,利用科技手段代替“跑腿查”。加强卫星遥感、“蓝天卫士”系统及无人机等在秸秆、垃圾燃烧、扬尘管控方面的应用,实时发布排污点监测信息。

曹军骥表示,“一市一策”团队将不断优化现有模型系统,提高预警预报的精准度。集成国内外空气质量模型,建立具有优良业务适用性的预报预警系统,提供高分辨率的精细化预报结果;建立预测预报—决策会商—预警发布—应急响应—跟踪评估—预案修订等全流程的重污染天气应对技术体系,切实提升关中各地市空气污染预报预警水平与应对能力。

同时,加强关中城市群联防联控工作,为实现该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技术支撑,提升地方政府科技治霾的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