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点亮学子梦想

11.02.2015  16:39

在山阳中学笃学楼三楼的 科技 活动室里,4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摆满了各种“古董”:手摇电话机、圆盘拨号电话机,第一代电子管录音机等物品。靠窗的墙角一侧 整齐地码放着雷建设30多年来自费订阅的上千本无线电、电子世界杂志,这些看似陈旧的东西在他眼中却视如宝贝。正是从这一件件“废弃物”中,雷老师言传身 教学生了解各式家用电器的发展过程和制作原理,在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努力下,一件件方便实用的创新小发明在这个科技活动室应运而生。截至目前,雷老师 共有100多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其中有40多件专利产品已应用到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中,200余项发明在国家、省市获奖。

1975年,雷建 设到山阳中学任物理教师。从小怀揣着科技梦想的他对于各种家用电器有着浓厚的兴趣。从最初的电器维修员到现在的县科技特派员,雷老师从未停止对于科技探索 的脚步。在学校的支持下,他于2006年成立了自己的“电子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坚持每年在高一新生中选拔学生参加科技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科 普知识辅导,并在闲暇时到废品收购站自费买回一些废弃的电子元件作为科普模具。这种寓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的课堂与实践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很快收到良好效 果。“创立工作室的初衷是为学生营造一个激励创新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我的工作室实际上是学生认知科学、理解科学、应用科学动手创造的基地。”雷 老师说。

一次,学生放学时看到电工师傅搬着梯子、背着挎包、不辞劳苦地更换路灯灯泡的情形后受到感动和启发:放在罩子里面的路灯灯炮为什么使 用不到两三周就被损坏了呢?面对学生的疑问,雷老师带领学生前去观察和研究,指导他们分析路灯灯泡工作的线路,测量路灯灯泡工作电压。经学校电工师傅同 意,雷老师就近把路灯线路接入其工作室,查找出原因:晚上11点后,整个供电线路负载变轻,线路电压升高,实际用万能表测量路灯灯泡工作电压在255V以 上。为改变学校路灯灯泡的工作电压,他带领学生最终研制出了一个“自动降压式路灯节能控制器”。“通过这个发明可以让路灯灯泡在晚上11点后工作在较低电 压下,达到节能的效果。”雷老师说,在省第2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该项目获得科技发明一等奖,随后在云南昆明参加2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 优秀项目二等奖,也是学生在我的工作室学习制作获得的第一次大奖。

2008年雷老师主持组建山阳中学科技活动中心和科技成果展室,展室集中展 示了他和他辅导学生制作的50多件在国、省、市的获奖作品,到目前有8000多名学生到科技展室参观,这些科技小发明激发了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激情,唤起 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打下了基础。

在雷老师的带领下,山阳中学获市级以上科技奖的学生达200余人,参 加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和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已有600多人考上本科大学,其中很多学生因在国家级创新大赛中获奖而在高考中破例加分,考入理想的大 学。在雷老师的带领下,山阳中学的通用技术课、专利申报及转化、科普教育、科技创新活动一直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在日常工作中一个人应该‘乐知至善’。至善是把要做的事情尽量做到最好,乐知就是让自己因求知而感到快乐。”今年面临退休的他,谈起将要离开自己的创作室,很是不舍,也正在物色合适的人选接替自己的工作,将这份科技火种传递下去。

(记者 陈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