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甲A联赛风起云涌 "光阴的故事"引球迷共鸣

27.11.2014  14:09

  中新网陕西新闻11月26日电 (记者 张一辰)2001年,还在上初中的赵佳杰总会在甲A比赛日当天去陕西省体育场外等待开赛前“黄牛”的低价票,并以能与自己钟爱的球队同场为傲,在那时这支被称为“西北狼”的球队,是西安球迷的精神图腾。 

  中国足球职业化至今的20年历程中无论从球队、球员及球迷的角度,“甲A”都是一个无法被跳过的“关键词”,“郝海东得誉亚洲第一前锋”、“黎兵入选世界明星队”、“保卫成都”、“京沪9∶1”……,甲A十年所记录的经典镜头,至今仍为老球迷津津乐道。

  11月26日,第三届老甲A联赛决赛在西安举行。最终北京队以4-0战胜天津队夺冠。此次赛事共有天津、北京、上海、广东、湖北、陕西、四川、青岛等8支队伍参赛,30余位昔日国脚的加盟,令比赛弥漫着怀旧的味道。

  范志毅、高峰、李金羽、谢晖、杨晨、魏群等此次参赛的球员在球迷的认知里代表中国足球的一个时代,足球运动的魅力也因此首次为中国球迷所感同身受。有人说:“甲A时代,每个球星都有绝招。”可见,甲A时代的足球江湖属于特点突出的球员。

  随着足球职业化发展,蕴藏于足球背后的商业价值开始逐渐为一些企业和财团所发掘,历经10年的甲A联赛被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所取代,“金元足球”的序幕由此拉开,然而伴随烧钱时代而来的是俱乐部实力两极分化严重,从比赛技术含量到球迷关注度亦出现不增反降的情况,广东、上海等以小、快、灵为特点的南派足球与大连、北京等强调稳健、硬朗的“北派球队”的技战术轮廓也不再鲜明。

  作为南粤足球的“旗帜”,彭伟国对此次比赛举办地西安的足球联赛水平与观众数量颇为赞许。他表示,发起老甲A赛事的初衷是令已退役的一批老球员每年都有一次重聚的机会,做一些对中国足球有积极意义的事,希望通过比赛能使更多年轻人热爱足球运动。

  中国的地理中心在陕西,然而在中国足球的版图中,此间几乎是被遗忘的角落,直到1997年,陕西国力队升入甲B行列,西北地区的第一支甲级职业球队才由此诞生。而正是这只“西北狼”,却缔造了中国足球联赛史上的超白金球市,“一票难求”、“座无虚席”令足球俨然成为西安这座城市的“名片”。

  “‘甲A’时期,每个比赛日过后的早上,我与朋友的唯一话题就是甲A比赛,大家为每一个进球侃侃而谈,甚至细致分析着未来几轮甲A的走势。”西安80后球迷张沛如是说。

  目前担任贵州人和队助理教练的陕西老甲A队员朱永胜笑言,在球场上享受比赛的过程,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十多年前的甲A赛场,现场球迷熟悉的呐喊声亦令他感动。

  “目前中国男足战绩下滑,已沦为亚洲二三流,俱乐部联赛又是一家独大缺乏悬念,作为球迷的我依旧怀念‘甲A’时代给中国足球带来的那一抹亮色,同时为没有错过那个时代讲述的‘光阴的故事’而庆幸”。在老甲A比赛场边观战的球迷李旭感慨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