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二十所 “双导师制”助推科研成果走向市场

14.08.2017  19:52

      编者按:2017年8月11日《陕西日报》刊发了《“双导师制”助推科研成果走向市场》,文章从中电科20所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落实“陕九条”共同开展“双导师制”,趟出了一条促进科技成果走向市场,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请阅读!

      本报记者 王天洋 实习生 曹圣
  家有老人的上班族一定有过这样的担心,自己上班后老人万一摔倒或者病痛发作起不来,如何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让老人得到及时救治?如今,一种叫作“基于无线射频场的室内多目标定位技术”为这种想法提供了可能。
  这种技术是近日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以下简称二十所)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称西电)依托“双导师制”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共同攻克的。
  “双导师制”科技双创平台充分发挥了科研院所的平台优势和地方高校的资源优势,找准了科技成果和市场之间的契合点,打通了从新技术到新产品的通道,为科技成果转化找到了一条“终南捷径”。
  创新驱动战略催生制度创新
  二十所党委书记赵岩告诉记者:“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省成为国家创新型省份,西安市被确定为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6年10月,二十所被确定为西安市全面创新改革第一批试点单位之一。
  作为省上17个“双导师制”试点单位之一,二十所积极响应省上号召,在军民融合和科技创新方面大胆探索尝试,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袂建立了基于全链条的科技双创管理平台。
  双方的合作是这样展开的:项目需求由二十所发起,经西电筛选确认后报省科技厅审批立项。项目应符合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可能在预期的时间内取得一定的突破,有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前景。项目所需经费由二十所投入为主,西电设立专项经费予以一定支持,省科技厅立项后给予一定经费支持。
  随后,二十所选拔一批具有科研、市场、管理多岗位经历的创业导师,就项目工程实践和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辅导。在西电选拔一批理论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校内导师,就项目技术攻关和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辅导。孵化平台不仅提供公用场地和设备,还着力解决项目团队在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资本运作等方面的政策性问题。
  据二十所副总工程师张慧玲说,二十所与西电双方已经明确了两个合作项目,一是基于无线射频场的室内多目标定位技术;二是宽带频谱感知算法设计,两个项目共计培养硕士研究生30名,博士研究生6名,二十所投入导师1名,西电投入5名,项目投入经费400万元。目前,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个项目技术难关已经攻克,下一步,争取到2018年孵化成立2个科技型小微公司,让基于这两种技术的产品走向市场。
   市场化配置资源,实现人才培养和产品孵化的双赢
  “让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走向市场,这才是一切科技创新的终极目的。”张慧玲说,“双导师制”为成果转化建立起一条快捷通道。
  “双导师制”科技双创平台,将项目立项申报变为海选择优、专家评审变为专家辅导、立项行政决策变为市场双向选择、行政拨款变为社会资本投资,营造“人人能参与、人人有平台”的积极开放的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探索出一条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发展新模式。
  二十所通过内部自研项目立项、外部基金申请等方式,选取符合科技发展方向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研究项目进入孵化平台。院所双方借助国务院国资委熠星大赛等平台,遴选成熟度较高的技术项目,通过对接社会资本,进行技术到产业的孵化。项目孵化期一般不超过2年,孵化结束后,创业团队可选择成立公司或由二十所负责成果转化。成立公司的,按孵化协议约定各自股权比例;由二十所转化的,各投资方可以买断退出或按比例分红。
  同时,推行开放式的人才流动机制,为大量科技人才“松绑”。产品孵化阶段可保留团队在原单位的人事关系,在孵化结束后允许返回原单位,解除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促进创新人才在不同主体间的良性流动。
  孵化平台的规模化、集中化以及专业化运营有利于吸引外部资本,扩大影响力,有效解决了科研成果和市场“两张皮”的问题,搭建了一条覆盖“创意-技术-产品-产业”的全链条双创平台。

飞天入海 军民融合显力量
    编者按:9月12日《人民日报》专栏“砥砺奋科技厅
四川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为推进科技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厅